作者 | 程潇熠
编辑 | 康晓
出品丨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用户为什么选择你们新势力?因为你脸大?”
“究竟是用户重要,还是平衡各部门的利益重要?”
“还有希望,这两天赶紧跪下来磕一个,马上调整全部配置和价格,而且前期用户补偿到到位。”
这是小鹏汽车上市以来,第一次在新车发布后同时被车主和媒体人“围攻”——而他们此前向来是小鹏汽车最坚定的支持者。
9月21日晚,小鹏汽车公布新车G9的配置和价格后,发布会现场并未像往常一般响起满堂喝彩。线上是诸多意向车主指责小鹏汽车“没诚意”、“31万的车,竟然没有L2级辅助驾驶,只有一个定速巡航,真是天大的笑话。”线下是数码博主“Blood旌旗”和几名汽车自媒体人揪着小鹏汽车产品经理当面质问。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当晚几乎一夜无眠,第二天上午10点带着一脸倦意直面现场媒体对G9选装配置表的质疑。“承认自己没有做好是有必要的。”何小鹏回应称,马上改SKU,会在两天内,由他本人推动去重新做好SKU配置组合。
下午1点半,小鹏汽车4名高管拉着几名汽车媒体人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意见交流会,Blood旌旗上来便问,“能不能火力全开?”,小鹏方答“可以。”于是有了开头的那几句逆耳忠言。
新车上市后既改配置组合又改价格的情况,在汽车行业极为罕见。因为这伤面子——承认决策失误,也伤里子——从生产制造到营销销售几乎链条上的每一环节都要改,成本方案约等于推倒重来。另外,留给小鹏汽车的修正时间也不多了。
9月22日下午6点,正当小鹏汽车火急火燎收集修改意见方案之时,理想汽车突然宣布,原计划于11月发布的理想L8,提前至一周后(9月30日)发布,L8价格40万以内,定位与小鹏G9有所重合。公告中还交代了理想汽车以“L“为代号的SUV产品规划,称“理想汽车正在建立更完整清晰的产品序列”。
除此之外,理想汽车CEO李想当天还点赞了一条汽车大V发起的投票微博,内容显示近80%人认为小鹏G9定价高于预期。
有人调侃评论:小鹏还在刚发布G9就摔倒的懵逼当中没有缓过来,理想顺手抱起来再给小鹏一个过肩摔。
9月23日下午4点半,小鹏汽车发布G9“增配降价”方案。何小鹏转发称:大家的声音和建议都收到,已安排。原则就一条,让客户爽到最重要。有人点赞“配置价格正常多了”、“这是新势力才能有的反应速度”。有意向车主愿意继续支持小鹏,也有人已转身投入别家怀抱。
李想在小鹏汽车G9更改方案发布后,又点赞了一条投票微博,内容是:G9调整配置后,30万-40万区间新能源SUV大家会怎么考虑?当前票型理想L8多于小鹏G9,并大比例高于其他车型。
小鹏汽车2021年曾以年销超9.8万辆的成绩拿下国内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成为“蔚小理”三家中最受资本青睐的一家。然而2022年急转直下,美股股价缩水近七成,总市值不及蔚来、理想的一半。截至9月26日美股收盘,小鹏、蔚来、理想美股总市值分别为123.71亿美元、298.18亿美元、275.06亿美元。
一年时间,小鹏汽车为何“掉队”?
病急乱投医
博主Blood旌旗9月22日下午和小鹏高管开完会后,在一楼遇到几名员工,一脸期待的问他,“有没有转机?”随后得到令人心安的答案:确定要大改SKU和价格。还有数名小鹏员工得知他的努力后发来消息:“骂的真好,内部传疯了。”
“并不是我改变了小鹏”,Blood旌旗称小鹏发布会当天晚上就有员工在讨论要不要改SKU、怎么改,但在他看来很多问题内部争吵吵不出结果,必须有外界的压力。
有人犀利评价何小鹏“让客户爽到最重要”的发言,高情商的说法是重视客户的需求,低情商的说法是:不降价卖不出去了。
造车新势力向来有在开启大定当晚或隔天透露大致预定量的营销习惯,以让市场更直观的感受到新车上市后的火爆程度。而这次小鹏G9发布后,小鹏汽车并未透露订单量而是在第二天直接进入紧急修改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