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带娃的\老漂族\:一年瘦了十几斤,在儿女家要小心翼翼进城带娃的“老漂族”:一年瘦了十几斤,在儿女家要小心翼翼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北京报道
早上十点的公园里,带着孩子玩耍晒太阳的老人们聚在一起,他们很熟络但却并不知道彼此的姓名,因为多多奶奶、琪宝姥姥、大壮爷爷、米卡姥爷……才是他们在这个城市里的社交身份。
下午五点的学校门口,骑着电动车、拉着手推车的老人们翘首以盼,等着孙辈们放学,他们舍不得孩子去背那沉重的书包,但他们自己也很难背动。
在官方的语境中,这些远离家乡跟随子女来到异地养老的群体被称为“随迁老人”,但另外一个词似乎更能描述他们的处境:“老漂族”。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其中专门为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而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里,比例更高。大润发2021年发布的《“老漂族”逛超市报告》显示,有72%的随迁老人来到上海,都是为了帮子女带娃。
是“漂”在城市还是“空巢”在家?他们放不下在大城市的子女和孙辈,但也难舍自己的乡愁。在纠结与彷徨中,他们还是坚定地成为了那些奋斗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们最坚强的后盾。即使头发花白,也依然想要去托起孙辈,就像过去他们曾拼尽全力托起子女一样。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女儿等我退休才敢生孩子,带娃一年瘦了十几斤”
“你家孩子学习好,将来出息了,接你们到大城市享福去。”李霞阿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是她女儿小时候,亲戚朋友们最常对她说的话。
如今来看,这个梦想确实实现了。李阿姨的女儿女婿都是学霸,从小地方考到了北京的名牌大学后,毕业顺利留京,并在事业单位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只不过,老家亲戚口中的“享福”是个怎样的滋味,只有李阿姨和老伴儿冷暖自知。
“女儿是等我退休了才敢生孩子的。”李阿姨说,女儿女婿工作都很忙,因为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正是拼事业的关键期,现在不奋力向上走一步,再过几年可能想努力都没有机会了。
可是,女儿女婿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收入一般,有了孩子一个人回家带娃根本不现实。而作为两个没啥根基的“新北京人”,两个人必须都把事业搞好,才能支撑起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
“北京的月嫂起码一两万一个月,育儿嫂也要六七千起步,这对女儿女婿来说经济压力太大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也怕外人带不好。”于是,李阿姨挑起了带娃的重任。
李阿姨女儿一家住的是单位分的老公房,位置很好但面积小,是个只有六十多平米的小两居。孩子出生后,李阿姨的老伴儿只能先回老家,否则一家五口人的话,实在是太拥挤。
李阿姨的女儿是做财务工作的,生完孩子四个多月就返岗上班了,而且工作很忙,一把一把地掉头发,人变得很憔悴。
李阿姨当然心疼女儿,“原本说孩子白天我带,晚上他们夫妻俩自己带。但带孩子晚上肯定是睡不好的,他们白天还要上班。后来我就说,白天晚上都是我来带吧。”李阿姨说,这一年多时间,她自己因为吃不好也睡不好,瘦了十几斤。
“我跟孩子说,我咬牙熬到孩子两岁,然后就让奶奶接手吧,我得回老家好好缓一缓,而且老伴儿一个人在老家我也不放心。”李阿姨说,因为女婿还有个姐姐,姐姐的孩子也还小,要等明年姐姐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奶奶才能过来“换班”带娃。
实际上,很多奋斗在北京的年轻人身后,都有像李阿姨这样的随迁老人,他们为了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像候鸟一样千里奔波,照顾着子女和孙辈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在大城市奋斗着。
“我们这代人,就是一辈子都在为孩子活着”
身体上的劳累辛苦还并不是“老漂族”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城乡差异、社交匮乏、代际冲突、语言障碍、价值认同、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鸿沟”……都是更大的问题。
公园里带孩子的老人来自天南海北,操着各种方言艰难但也愉快地拉着家常。他们会彼此发发牢骚,交流着哪里的菜价便宜。
几位阿姨告诉记者,韩丽是她们“奶奶团”的团长,因为她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还能教会大家用手机看怎么坐公交车,也能帮彼此加上微信,互相发照片、链接和抢红包。“我儿子教我,我听不懂,而且没说几句他就急了,后来我就不问他了,但韩大姐能教会我。”一位阿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