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余蕊均 杨弃非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日,重庆出台《重庆市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下称《外贸行动计划》)《重庆市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下称《外资行动计划》两份文件,提出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万亿元目标。
从2021年万亿城市表现来看,共有7个城市外贸突破万亿,均位于沿海省份。成都和重庆两座西部外贸“领头羊”均处在“8000万”级别,已站在万亿级门槛上。
过去十年间,成渝两市你追我赶,展现出拉动西部整体外贸水平的引领力。在新一轮竞逐中,西部将如何进一步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加速形成?
加码“开放”
“重庆是最大赢家。”10月8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重庆成为唯一收获“双试点”资格的省份,有网友对此如是评论。
根据批复,即日起至2024年4月8日,允许在重庆设立并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游业务,同时,放宽重庆外商捐资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入条件。
重庆官方表示,这两项业务,既能提升当地文化旅游、养老领域的开放水平,也能吸引更多领域的外资入渝。
5天之后,重庆拿出两份行动计划,显露出持续加码“开放”的信心与决心,再次向“外贸万亿俱乐部”发起冲刺。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十三五”规划曾提出“到202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万亿元”的预期目标,但当年实际进出口总额为6513.4亿元。
在“十四五”规划中,重庆预期2025年进出口总额能达到8000亿元,而截至2021年底,其外贸规模已达到8000.59亿元,同比增长22.8%。
根据最新公布的《外贸行动计划》,到2024年,重庆外贸进出口值要突破1万亿元,进出口规模保持中西部领先。进一步拆解来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力争突破3500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突破4500亿元,保税物流进出口突破2000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推进“贸产融合提升”是第一要务,既要夯实贸易发展产业基础,也要加快承接国际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本质上,进出口实力与产业基础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机电产品是重庆近年进出口贸易的“主力”,2021年占比达到84.8%。今年1~8月,重庆进出口总额为5604.3亿元,同比增长10.40%。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2019.8亿元,同比增长16.1%,这里面,电动摩托车出口增幅高达87%。
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的活跃,日渐成为重庆外贸的新亮点,五年间不仅规模扩大近3倍,并且愈发接近外资规模。
2021年,重庆民营企业进口额为1158.2亿元,同比增长40.3%,出口额为2335.76亿元,同比增长39.9%。而在2017年,重庆民企进、出口额分别仅有359.08亿元、864.33亿元,且均为负增长。
2021年,重庆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分别为1174.93亿元、2650.13亿元,增长5.1%、11.4%;今年上半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为1977.9亿元、增长10.8%,同期民企完成进出口额1914亿元、增长17.8%。
投资带动
提升进口占比,已成为各地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共识。重庆此番提出,到2024年全市进口在外贸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提升至40%以上。这一目标较2021年至少要提高4.6个百分点。
为此,重庆将在稳定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出口规模基础上,加快扩大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关键设备和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以及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文创时尚等优质日用消费品和医药、康复、养老护理等产品进口,从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重庆果园港 图片来源:新华社
同时,“支持两江新区创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也被纳入《外贸行动计划》。此前,在2020年11月举行的第三届进博会上,商务部等9部委宣布设立10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西部地区仅四川省天府新区和陕西省西安国际港务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