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卡(在线销售志愿者卡,以大数据为卖点)
商家称志愿填报卡可以搜出往年同一地点、同一分数的考生考上了哪所大学
每到高考季,家长和考生都需要过两道坎,一是考试,二是志愿填报。考试成绩需要考生自己争取,而志愿填报或多或少会带入家长的意见。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很多家长在高考前甚至高一就开始了孩子的志愿准备工作。很多人选择了购买大数据的网上高考志愿卡。
那么,网上卖的这些高考志愿卡靠谱吗?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志愿者卡价格差异很大。便宜的只要十几元,贵的要一万多。此外,这些机构都声称配合相关部门获取内部数据。
“上个月,同事给我推荐了一张网上高考志愿卡,说可以用数据分析孩子的考试成绩能读什么学校和专业。”一位高三学生的家长说,她一直认为志愿是高考分数线后才考虑的事情。分数给了之后她准备去咨询一家辅导机构,但是咨询了几个网商之后,被他们的话打动了。“他们说考前预估很重要,而且孩子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也没时间了解学校和专业。提前买志愿者卡,可以提前熟悉软件的使用方法。”这位家长说,有商家说她高考前只买240元,高考后会涨价,让她没有太多考虑就买了。“早准备总比没准备好。”
北青报记者据此在某网购平台输入“高考志愿填报卡”关键词,确实出现了大量商品信息。他们都宣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帮助高中生科学备考,量身定制高考志愿方案,提前规划自己的大学和工作生涯。这些志愿者卡形式多样,有的是通过网站使用,有的是通过app使用。考生只需输入考试省份、成绩或排名,系统会立即显示考生可报考的高校和专业。
另外,这些商家的广告语都很有诱惑力。一位商家说:“我们把高考志愿称为第二次高考。高考要成功,除了成绩好还要填志愿,这关系到你的后半生。”还有商家列举了志愿服务的痛点和误区,表示志愿卡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据了解,这些商家不仅出售高考分数短期卡,还出售可以在高中使用三年的志愿卡,吸引了很多高一高二的家长购买。
“志愿填报要提前做好准备。很多高一家长买我们的志愿者卡。我们的数据是实时更新的,可以在高中期间使用。”一位商人说,高考前,他们的短期卡和长期卡都异常紧张,很多家长都抢了高考的“起跑线”。为了说服记者购买,商家说:“我们这里有家长是老师推荐的。我们公司在深圳,和深圳中学有合作,也有学校来买。”
专家观点:申请人不要过分依赖院校,了解考生意愿最重要。
据了解,为了使考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本市教育考试院每年都会向考生提供高校招生简章,让考生和家长了解有关高校招生政策和专业培养特色的基本信息,还会公布本市高考分数线分布情况,让考生了解分数线分布情况。
同时,每年市考试院都会举办网上高招咨询会,很多高校会在网上解答家长和考生的疑问。此外,本市高校还将在志愿填报前举办各种形式的线下高招咨询会,帮助家长和考生选择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楚赵辉表示,家长之所以提前购买志愿填报,是因为家长缺乏判断能力,对孩子和大学不够了解。“家长可以参考高考志愿填报一些辅导机构的数据,但不要太迷信和依赖机构。”
楚赵辉建议,在给孩子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家长和机构的意见只能给孩子提供参考,最重要的是听听孩子的选择。“现在很多父母都怕孩子做出错误的选择,但人生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他们才能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楚赵辉说道。文/记者吴文娟
调查:教育考试院否认提供“内部数据”,差价从十几元到几万元不等。
北青报记者还发现,这些志愿者卡的价格差别很大,最低的只要十几元,最高的达到一万多元。如果家长想买志愿卡,需要一段时间做比较。
北青报记者以家长的身份咨询了一家商家,商家将出售的“高考志愿卡”标价在15元到588元。工作人员向北青报记者透露,15元的卡最多只能用6月15日,而588元的卡可以用三年。“如果孩子今年不高考,可以选择买588元的卡。数据也是实时更新的,很多高一家长都买。”
此外,还有不少机构打着“专家一对一辅导”的旗号要价数万元。一家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除了线上服务,该机构还有专家提供一对一服务,专家手把手指导志愿者填报,但价格至少12888元。“填表老师也是用这个系统里的数据。但是,会有人工的、个性化的、专业的建议。如果需要咨询,我会联系老师,打电话给你沟通。”工作人员热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