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寰宇,星辰梭巡。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圆柱形星际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天体景象“创生之柱”的详细图像。据悉,“创生之柱”位于距地球约6500光年的鹰状星云内,曾在1995年被哈勃望远镜捕获,而此次发布的新图像揭示了天体景象的新细节,天体学家称其“壮观得无法形容”。
就在这张照片全网刷屏之时,一位中国小伙晒出了自己拍的“创生之柱”,他是来自星联CSVA的星空摄影师朱阳。他曾经和一群天文爱好者合租了天文台的1米口径天文望远镜,通过累计超过14个小时的曝光拍摄了“创生之柱”。
10月20日,朱阳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天文摄影的圈子很小众,这一群喜欢深空天体的人来自全国各地,经常在网上交流,也会一起集资拍摄天体,他们曾经拍过很多的天体,比如大名鼎鼎的仙女座星云。当看到了哈勃望远镜拍下的“创生之柱”,他们也想尝试自己拍摄。
“我们租下了一个国外天文台的设备,找到宇宙中该星系的坐标。输入坐标后,望远镜自动会对准到这一处的深空宇宙。为了增加信噪比,三个通道拍下了上百张深空照片,累计花了14个小时。”朱阳说,他们使用的天文望远镜在地面上,不是在宇宙中,所以相比哈勃、韦伯望远镜,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多云天气就不能拍摄。所以,要拍摄多次才成功。
“拍摄完成后,我们在网上下载数据,通过后期处理成图像,对图像进行校准、降噪、星点对齐。一开始拍出来是黑白照,通过上百张叠加合成之后,才有了斑斓的色彩。”朱阳说。
看到NASA公布的绝美“创生之柱”,朱阳也觉得极其震撼。“相比哈勃望远镜和我们拍的照片,韦伯望远镜拍摄的照片,细节更加丰富,可以清晰地看见云气、‘柱子’的形状。因为韦伯望远镜拍摄的波段是红外波段,而非可见光波段,它的成像质量更高,可以减少宇宙中尘埃对拍摄的影响。”
(素材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