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冬暖夏凉,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欧洲为什么冬暖夏凉欧洲人的冬天,靠浙江“温暖”?
但实际情况似乎没有看上去这么“热”
“法国总统马克龙都穿上高领毛衣了”“能源大通道‘北溪-1’管道泄露”“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在过去12个月飙升550%,电价一年涨近10倍”……
近日,欧盟能源危机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电荒、气短,面对即将来临的冬天,“欧洲人买爆中国电热毯”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仅多家上市公司因产品涉及电热毯、热泵等取暖设备而受到资本市场热捧,一些国内生产电热产品的“过冬必备品地图”也在坊间流传。
在“地图”里,过冬必备品不只是Made in China,更是Made in ZheJiang——宁波慈溪生产取暖器、绍兴诸暨出口羊毛袜和光腿神器、嘉兴做羽绒服羽绒被以及棉服、金华义乌则能一次性出口过冬“八件套”。
不过,根据城叔了解,实际情况似乎没有看上去这么“热”。
01
生产地图:宁波独占鳌头
我国哪些地方是取暖设备的生产主力?城叔向启信宝定制了各地与取暖设备相关的企业数据。
以“电暖气、电暖器、电热器、取暖器、暖手宝、电热毯、暖风机、壁挂炉、吊顶风暖、通暖设备”为关键词,10月21日为截至日期,筛选梳理了全国涉及取暖设备的纯生产/制造业企业。不包含个体工商户,也排除了销售类/批发零售业相关企业。
从省份来看,论制造取暖设备的企业数量,浙江、广东、河北排名前三,分别达到1898家、1852家、1362家。论登陆A股和新三板相关上市公司的数量,广东、浙江和江苏则表现更亮眼,分别有24家、11家和8家。
具体看浙江1898家生产涉及取暖设备的企业分布情况,宁波有766家,嘉兴有587家,绍兴有209家。
宁波之所以独占鳌头,很大程度上源于代管的慈溪市“是我国取暖器生产集中地之一,共有100多家取暖器生产企业”。据央视财经报道,慈溪“取暖设备出口量占全国三成。今年受欧洲能源影响,该地企业还迎来了一轮‘补单潮’。”
此外,慈溪宁波海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补充了具体的出口数据:今年1-8月,慈溪取暖器整体出口33.5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出口欧盟15.3亿元,同比增长55.2%。
海关数据显示,1-8月,义乌市出口保暖用品,包括空调、热泵、热水器、电热毯等共计1.9亿元,同比增长41.6%;1-8月,浙江省出口电热毯646.8万条,同比增长32.1%;其中,对欧盟出口64.8万条,增长114.6%。
目光转向我国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广东,中山、佛山和东莞是广东省生产取暖设备相关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分别拥有543家、490家和238家。
不过,单从数据上看,广东全省在取暖设备出口的表现上,不如慈溪一个县级市。今年前8个月,广州海关关区取暖设备出口11.6亿元,同比增长6.5%。
再看河北省,沧州、石家庄、衡水的相关取暖设备生产企业分布数量排名省内前三,分别有472家、363家和159家。
02
出口陡增,但规模并不算大
不过,这一波取暖设备出口行情真的达到“火爆”程度了吗?城叔仔细比对了整体出口数据。
首先是来自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数据,在2022年多数家电产品对欧洲出口额呈下降态势背景下,电暖器、电热毯逆势增长,1~7月累计出口额规模分别为4.9亿美元、3340万美元,其中电热毯达到97%的增速。空气源热泵整体延续2021年的高增态势。
中国家电细分品类对欧洲出口额增长情况
图片来源:中国家用电器协会
其次,海关总署的数据也反映出电热毯在欧洲需求增长的情况。今年1月,欧盟27国进口中国电热毯月度数量为18.9万条,6月增长至52.1万条,7月快速攀升至129万条,环比增长近150%。
看取暖设备、尤其是电热毯今年的“同比、环比”数据,的确有“陡增”迹象,不过若对比总量和金额,规模还较小。
与此同时,这种传言中的“火爆”増势,并没有在有相关产品的上市公司业绩上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