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王文:重新发现俄罗斯,社会稳定性超乎想象人大重阳王文:重新发现俄罗斯,社会稳定性超乎想象
当然,中国学校招收俄罗斯学生的数量也不高。这导致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彼此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基础都很薄弱。
在中国,几乎看不到俄罗斯现代电影、音乐、小说、艺术。同样,在俄罗斯,除了汉语教学,中国的电影、音乐、小说、艺术也几乎看不到。
所以,我想,在后疫情时代,中国人需要“重新发现俄罗斯”,俄罗斯人也需要“重新发现中国”。
03
“重新发现中国”的三点推荐
中国有哪些方面,最值得俄罗斯重新发现呢?我简要罗列三点:
第一,中国经济政策能力。过去30年,中国保持着年均9%的经济增长率。1991年,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总量是相近的,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是俄罗斯的12倍。1991年,中国人的人均收入约是俄罗斯的1/6,2021年,中国人均收入是俄罗斯的1.2倍。
中国资源禀赋只有俄罗斯的1/3,但中国对内释放市场活力、对外配置全球资源,推动本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能力,是值得俄罗斯重新审视的。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召开,强烈建议俄罗斯朋友们关注党的二十大相关战略与提法。
第二,中国工业制造能力,尤其是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中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666个工业小类在中国都有完整生产链,超过一半工业品的产量是世界第一。中国连续11年是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2021年工业总产值超过G7国家制造业产值的总和。
5月31日,黑龙江大桥顺利合龙,黑河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这两座中俄“双子城”从此深情相拥。图自黑龙江日报
中国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2021年生产量是美国近3倍,其中新能源车产量与销量均占全球一半以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建成充电基础设施也是全球规模最大。
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2亿,居世界第一。信息、商务、研发、营销等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均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球高铁建设70%里程在中国。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16万公里,是美国的近2倍。全球20大港口,16个在中国。拥有100座以上摩天大楼(150米)的全球10座城市,6座在中国。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大公司数量连续三年超过美国,数量位居世界之首。
列举这些数据,决非是傲慢或炫耀,而是罗列一些基本事实。我担心,俄罗斯人没有看到中国巨大变化,还用老眼光看待中国。
我在顿河畔罗斯托夫的周末市场买了一个冰淇淋,边走边吃,很美味,但迎面来了一位俄罗斯人对我说,你们中国没有吧?我当时对他微笑,我知道,他对我没有恶意。我想的是,如何邀请他到亲自到中国看一看。
第三,中国的高科技增长能力。
过去30年,中国对高科技的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中国对技术革命落后的恐惧,是天生的。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人都缺席,导致落后就挨打。20世纪末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革命,中国人拼命追赶,产生了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公司。
21世纪的智能革命,中国人面临着美国的芯片打压,必须解决大量科技“卡脖子”的难题。2021年,中国科技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已基本与美国持平。但中国已制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必须维持高科技领域的追赶之势。
中俄高科技的合作,势在必行。在符合国际规则、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包括中国、印度、巴西都应该会愿意为俄罗斯的技术进口替代做出贡献。
04
对中俄经济合作的建议
最后,我想,作为中国的智库学者,必须要为俄罗斯与中俄关系发展提出一些善意的建议。尽管我知道,俄罗斯有许多优秀的学者都在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第一,建议俄罗斯发展地方经济,激发市场力量,改进基础设施。
中国人通常讲,“要致富,先修路”,意思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物流、人流与信息流的效率,节省交易成本,进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