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壹告诉我们,她在小红书上看到许多鼓励大龄读研的评论,点进主页一看,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甚至许多人会以“不读研也是30岁”为理由鼓励询问者去读研。
“他们没有经历过,可能确实不了解这个年龄的焦虑”。能够刚好卡着线考上编制,是壹壹在四川大学读研以来最幸福的事。
大幅提升难
2018年开始做猎头的张铎萧认为,大龄研究生进入私企的不多,因为这部分人选择考研大概率是为了重新获得应届生的身份,从而考编、考公——目标直指体制内。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为了考公,大龄研究生实现改变生活的目标似乎难度更大。
相较而言,互联网公司和私企对应聘者的年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本科毕业于一个普通二本院校的郑强,26岁辞职考研,毕业后成功入职一家互联网企业。相较于五年前本科毕业所找到的基层物流工作,他现在的月薪翻了三倍。通过考研,他从物流管理跨考到了应用统计专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工作,现在也基本实现了他最初期待的“工资大幅提升”。不过他也承认,现在的工作与原来自己的预期有所偏差。
猎头张铎萧分析道,重返校园读研究生能增加技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市场,便于更有竞争力地转行与扩大自身就业范围。但研究生学历绝非万能答案。“指望拥有研究生学历就可以高枕无忧,避免失业的风险,或者是数量级增加薪水,这些想法是很缥缈的。”
小白现在是北京一个自媒体公司的互联网运营,1992年出生的她在北京工作三年之后,在朋友的鼓励下报考了北京大学的艺术硕士。因为经济问题,她就选择了非全日制,万一没考上还能继续工作。考试结果出来后,她被调剂到了河北一所普通一本院校。
在读非全日制的过程中,她换了一份比较清闲的编辑工作,以同时兼顾周末的课程与平日的工作。据她观察,某些企业会青睐非全日制的硕士,面试时HR也比较欣赏她能在工作的同时提升自己。
小白那一届的非全日制毕业,还能拿到应届生身份,不过因为校招工资较低,她就直接放弃了。本以为可以看看更好的工作机会,但应聘时也并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公司抛出橄榄枝,小白告诉我们,这两年研究生的就业市场也比较寒冷,她身边许多辞职读研的朋友,现在找到的工作工资还比不上读研前。
读完三年艺术硕士,小白还在原来的行业做着差不多的工作,在薪资上和事业发展上都没能看到明显的变化。现在她正在寻找机会,希望能通过社招进入传统报社,“虽然薪资比现在的工作低,但是胜在稳定”。重来一次她也还是会选择读研。“虽然学业很累,但是至少获得了一个文凭,回到校园也是不一样的体验。”
张铎萧还认为,一路读到研究生,在精力最充沛的年龄不断获取专业知识,往往更能成为专才。大部分某一线条的技术总监,CTO等均为同一专业不断深造的专业人才。而大龄读研所获得的学历往往更适合成为全才,所学的专业更加贴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在他的观察里,许多人本科读法律,研究生读金融或投资类专业,他们既可以通过本科时期人脉与知识获得优质项目,还可以利用研究生知识进行项目的启动与落地,更容易当上高管。
也有人冲出了应聘的框架,走出自己的道路,也得以冲出就业市场的诸多限制。有了在研究生期间的阅历,王诗阳没再按部就班地找工作,而是赶着国内自媒体大潮回来了。
回国后,她转换思路,注册了传媒公司自己做起了运动博主,准备慢慢做大后签约自家博主。不再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是她在读研前后的明显转变。她变得乐于不断尝试新方向,不拘泥于老板的要求。
“研究生学历只是实现路径的一个跳板。”
(应受访者要求,林知新、李沛东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