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自身的角度出发,重返月球显然具有重要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意义。
美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施阿波罗计划时,更多的是出于与苏联进行太空争霸的考虑,具有显著的政治意义。在实现人类首次登月后,美国已经没有继续进行月球计划的足够动力,耗资巨大的登月行动难以为继。然而,今天的情况大不相同。
一方面,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探索,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掀起的新一轮探月热潮,人类对月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发现月球储藏着经济价值很高的资源,还发现月球表面存在水冰。这些水冰可以满足人类在月球生存的需要,还能分解成氢和氧,为从月球起飞的火箭提供动力。
另一方面,月球还有很多有待探索的方面,派航天员登陆月球进行实地考察,能够完成无人探测器无法胜任的任务。正如NASA列举的理由之一,研究月球对我们理解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科学议题的漠视饱受科学界的诟病,但他似乎对太空议题另眼相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于经济具有持续的拉动作用,不仅可以直接创造就业,还可以带来相关领域的技术升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回报。
从历史上看,耗资巨大的阿波罗计划虽然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但是对美国科技界和工业界却产生了长期的积极影响。同时,在以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为代表的商业航天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拓宽航天商业路径、开发地外星球资源成为具有 “钱途” 的议题,美国政府自然不甘落后。
巩固领先地位
此外,“建立美国在月球的领导力并彰显美国的存在”则阐明了重返月球的政治意义。美国所面临的其他国家的竞争也是美国加速实施月球计划的重要原因。在20世纪60年代的太空竞赛中,美国的对手是苏联,而现在美国正把中国当作登月竞赛的对手。
从2004年开始,中国稳步推进嫦娥工程,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中国已经启动了嫦娥工程四期,计划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
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着陆并采样返回,嫦娥七号将进行月面综合探测,嫦娥八号计划在月面建设科研站,为建设月球基地进行初步探索。同时,中国还提出了在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的设想。考虑到中国航天在执行时间表方面的优秀记录,这些有望在十年之内实现的目标无疑给美国带来相当大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