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要经费支持时拿中国说事儿是美国很多行业和部门屡试不爽的招数,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军方,而NASA也不例外。
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曾多次提到,NASA需要大幅增加预算以应对中国的挑战,并把中国称作 “一个非常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就在阿尔忒弥斯1号发射前的8月28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纳尔逊还谈到,不希望中国首先到达月球并独占月球资源。
除了中美两个航天大国外,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将目标瞄准月球。俄罗斯和欧洲自不必说,印度、日本、以色列等国也都在实施各自的月球探索计划。
印度的月船2号(Chandrayaan-2)探测器的着陆器虽然在月面着陆失败,但轨道器仍在环月轨道正常工作。2019年,以色列首台月球探测器创世纪号(Beresheet)发射升空,虽然也在月面着陆失败,但吹响了这个非传统航天国探月的号角。日本在21世纪初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月球探测,轨道探测器月球女神号传回了重要的月球数据。日本还计划和印度共同探测月球的极地地区。
看起来,在和中国进行竞争的同时,美国也在通过国际合作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除了实施阿尔忒弥斯计划,美国还提出了一个《阿尔忒弥斯协定》(Artemis Accords)。
2020年5月15日,时任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公布了这个协定的内容。这个协定以1967年生效的《外层空间条约》(Outer Space Treaty)为基础,规定了关于和平利用月球、火星和其他天体的原则。截至2022年7月,超过20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协定。这些国家将根据《阿尔忒弥斯协定》,与美国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中进行合作。
如果阿尔忒弥斯1号此次成功发射,将为阿尔忒弥斯计划开一个好头,标志着美国人重返月球的开始。在随后的十年里,我们将见证一个高潮迭起的探月时代。
半个多世纪前,《外层空间条约》规定了太空探索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包括利益共享、自由探索、不得提出领土要求、限制军事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