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花五年考上卫生院编制,干了两天竟然放弃了
由此可见,虽然乡镇卫生院职工具有编制,旱涝保收,五险一金,但总体收入并不算高,缺乏个体诊所甚至村卫生室医生的灵活性。
注:其实,论真实收入,大多数乡镇卫生院职工收入未必低于个体诊所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只是个体诊所医生全凭自己实力吃饭,谁的技术高、服务好,谁的患者多,谁的收入就高。
个体诊所可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这与大多数卫生院职工干多干少都那差不多的钱不一样,所以如果从经济收入上考虑,我想一些乡镇卫生院职工是要羡慕能力强的个体诊所医生的。
尤其是国家政策鼓励发展个体诊所,近年来个体诊所如雨后春笋般,当然最终受惠的还是老百姓,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
乡村公卫工作多于诊疗
现在的一些乡镇卫生院卫生,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并不强,公卫工作占了大头。一些乡镇卫生院因医疗业务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更多的临床医生从事公卫工作。
以至于不少乡镇卫生院医生说自己“不像医生了”,那种治病救人的医务人员荣誉感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一方面有志于临床工作的医生会跳槽或者考到上级医院工作;一方面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卫生院临床业务萎缩,患者越来越少。卫生院岗位缺乏吸引力,自然难招来人才。
拥有编制未必是最佳选择
大健康时代来临,乡镇卫生院除编制优势,其经营方式和激励机制可能没有社会办医疗机构灵活。
尤其是养老保险可灵活缴纳,让更多的医务人员更加注重经济收入,如果觉得付出与收入相差悬殊,很可能就转向经济收入高的一边,这也是为什么张医生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到手的“铁饭碗”。
张医生的选择也给当前乡村医生提了个醒,编制并非是不可触及的梦,你有能力和资格就非常有可能获得,但编制未必是最佳选择。同样是为人民健康服务,哪里能体现你的才能那就在哪里干。
随着社会的发展,编制、身份对医务人员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模糊,能力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