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活动出现障碍,是脑梗发生的重要前兆之一。有的朋友可能会出现突然摔倒的情况,虽然可以起身,但却不明原因,有的朋友可能出现一侧肢体活动受限,比如手肘无法抬起的情况,如果我们想要自我测试,可以将双手平举,闭上眼睛20秒,如果发现单侧或两侧手臂出现下垂的情况,也应该考虑脑梗的风险问题,对于出现肢体活动障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诊察,以免延误了更好的治疗时机。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c/ae9c4846b502d117.jpg)
除了上述四个前兆以外,脑梗发生前还有可能会出现语言模糊不清,剧烈的头痛头晕,眼前突然发黑,或血压剧烈波动等问题,对于这些征兆,有的说是前兆已经不准确了,很多都是脑梗已经开始发生的症状了,都值得引起我们积极重视,及时就医诊治,越早发现问题,越容易控制,越能够获得更好的恢复。
想要降低脑梗风险,做好这5件事很重要
如何有效预防脑梗,降低我们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呢?给大家提出以下5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是要做好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风险慢病的控制,不管是高血压,高血脂,还是糖尿病问题,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果能够在发现这些慢病之初,就积极地做好相关的调理治疗,严格控制相关指标在达标范围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就会慢得多,而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而引起脑梗的风险自然也就会大大降低,因此,从源头上控制好这些相关风险因素,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是预防脑梗发生的重点之一。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c/bf6d87c5b51c3e2a.jpg)
而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特别是有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等问题的朋友,积极地控制好房颤的发作,减少栓子产生的可能性,也是控制好脑梗风险的另一个重点。房颤发生频率越高,生成附壁栓子的风险就越高,而引起心源性脑梗的风险就越高,因此积极控制房颤,通过药物或手术手段,尽量避免房颤的发生,也是预防脑梗的重点之一。
脑梗风险的预防,还要注意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这两个概念,常被很多朋友混淆,简单来说,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主要是为了预防斑块破裂导致的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血栓问题;而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等,则是为了预防房颤引起的附壁血栓的形成,这两类药物的各有不同,作用方向也有差异,到底选择哪一种,是两种都吃,还是只吃一种,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确认。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两类药物,都有导致出血倾向增加的风险,因此,服用上述两类药物预防脑梗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引起消化道出血,脑出血风险增加的问题。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c/c5a7f660a0df7a12.jpg)
想要全面预防脑梗,除了疾病的治疗、预防性用药以外,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也是重点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合理健康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饮食,加强运动锻炼,并做好长期坚持,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调整好睡眠,保持充足睡眠,控制好体重,戒烟限酒,这些方面,对于调理身体的代谢失调,加强三高控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永远都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如果能够尽早做到,严格自律,长期保持,对于身体的带来的整体获益,也是巨大的。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c/a28b2b1889310dd2.jpg)
最后说的一点,还是生活上的调理问题,那就是避免各种引起脑梗的诱发因素。有多少人,因为睡前生了一场大气,引起了夜间的脑梗;有多少人,因为便秘用力排便,引起的中风脑梗;有多少人,因为一场大酒,导致剧烈呕吐,诱发了脑梗;有多少人,因为炎热季节里贪凉,冲冷水澡而导致脑梗的发生,这样的生活上不注意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在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上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一些诱因加大脑梗发生的风险,特别是一些本身就是高危风险,存在较多心脑血管风险因素的朋友,就更要多加注意,才能够更好的做好脑梗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