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恩人“吃鸡第一人”85岁王景愚去世!他走了,哑剧路在何方
#分享养老这些事儿#
在当今娱乐圈中,很多年轻粉丝大多在关注流量明星、爱豆,对于那些为中国的演艺行业以及表演艺术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前辈,甚至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听说过那些老艺术家的名字,例如王景愚。
2021年5月7日早上8时,北京文化策划人乔智向封面新闻记者透露,首届央视春晚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景愚先生于2021年5月3日上午9点52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
王老师生前遗嘱:不举行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骨灰撒入渤海。
195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后,王景愚被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当演员。编剧只不过是他的“业余爱好”。不管让王景愚演什么小角色,他总是一丝不苟,严肃对待。剧院上演《杜鹃山》,年轻的他扮演一个80多岁的老地保。母亲专程从天津来看他的戏,简直不能相信那个弓腰驼背、声音沙哑的老头,竟是自己的儿子扮演的。王景愚在莎翁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夏洛克形象,得到了英国戏剧家的首肯。他因成功扮演了这个角色,荣获当时的文化部颁发的表演奖。
王景愚虽以表演和创作喜剧闻名,但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他所创造的喜剧人物,都是在严肃深沉的体验中脱胎而生的。王景愚是个细心人,注意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构思。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太太买黄瓜,装进随身携带的尼龙网兜里。黄瓜细,网兜眼大,装了掉,掉了装,最后老太太索性把黄瓜抱在怀里。王景愚从中悟出:违背了生活逻辑的行为孕育着喜剧因素,正所谓“理不歪笑不来”。喜剧作者的职能,正是要把那些违背生活逻辑的人和事,放大了给观众看。
王景愚是第一届春晚的主持人和小品演员,虽然人们习惯把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称为央视春晚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品,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第一届春晚王景愚表演的《吃鸡》,已经是完全具备了小品的各种元素了。
在第二届春晚上,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吃面条》的小品架构,跟《吃鸡》如出一辙,十分相似,都是前面做一个简单的铺垫,引出主要表演人物和剧情,后面都以无实物表演为主。
《吃鸡》开场,姜昆偷吃了王景愚表演用的道具,王景愚不得已用无实物表演;《吃面条》开场是找不到演员,姜昆找来了陈佩斯作为临时演员,然后开启无实物吃面条表演。可以说,陈佩斯的表演和作品,包括后来的《胡椒面》,在很大程度上,都借鉴了《吃鸡》。
1983年有了一定知名度的王景愚登上了央视首届春晚的舞台,与姜昆、刘晓庆、马季同台主持,并出演了红遍大江南北的喜剧小品《吃鸡》,成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之后他开始把精力放在专研中国民族哑剧艺术上,并去到世界各地宣传交流。
不仅如此,王景愚与赵本山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渊源,据媒体报道,当年赵本山的小品《相亲》因前期身穿被砍掉两次,此后,当年春晚的负责人邹友开找到王景愚,力邀他帮助赵本山修改剧本并一同排练,在他的帮助下才让赵本山的小品能够得以面世,之后大红大紫。
而王景愚除了是赵本山的恩人,在两人合作后,更成为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