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辟谣:少吃盐就不会得高血压?医生告诉你,危险因素样样得防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2-11 高血压   危险   因素   盐分   食盐   正常人   高血压患者   血管   血压   人群   敏感   紧张   医生   风险   发现   健康

都说高血压患者要少吃盐,因为体内盐分过多,就会导致血压升高。那少吃盐是不是就不会得高血压了?当然不是。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时病人也会问,医生,我都吃得很淡了,为什么还得高血压啊?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为您还有其他危险因素啊!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高血压是由多重危险因素参与发病的疾病,当然就不单是一个“限盐”就能防治住的。所以,话只能这么说,防治高血压要限盐,但少吃盐不一定就不得高血压。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先说少吃盐防治高血压的问题。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说“防治高血压要限盐”,是因为研究发现,吃盐多了确实和高血压的发病增加有关(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限盐?)。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观察到尿钠(尿液里的钠含量)高(提示食盐量多)的人血压就高;在动物实验和人群观察中发现,食盐量高的血压升高,高血压发病率高(比如我国北方人群和南方人群比较);在人体检查发现有“盐敏感人群”,这一类人身体里盐分一增多,比如高盐饮食、输注盐水,血压就会明显升高,而这种盐敏感的人在高血压患者中尤其多,要占到6成左右。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那为什么盐多了血压会升高呢?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是因为盐(钠)进入身体后会连带引起体内水分的增加,这样就增加了血容量,对血管壁的压力就大了。再就是盐分(钠)还可以进入血管壁的细胞,通过一些机制增加了血管壁的紧张度(水分增多、收缩增强),这些也会导致血压的升高(所以,利尿剂就可以通过这些方面来降压)。另外还发现,盐敏感的人更容易因为吃盐多发生高血压,因为盐敏感的人肾脏排钠的能力还减弱了,所以就更增加了吃盐多带来的钠水潴留。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要防治高血压,就得少吃些盐,无论是盐敏感的人还是不盐敏感的人。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说少吃盐也会得高血压的问题。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少吃盐也会得高血压,是因为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最确切的还不是很清楚。但研究发现,是和很多危险因素有关,食盐多只是其中的一个。那既然食盐只是众多危险因素中的一个,只限制食盐当然就不能防住高血压了。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中,有遗传因素,比如家族遗传的病史;也有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烟、酒、糖、脂、盐等)、运动、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精神情绪、心理行为、睡眠以及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研究就发现,体重超重的人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人的1.16倍;肥胖的人,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人的1.28倍;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18倍,还有饮酒、糖尿病,还有其他,甚至于空气污染等。要是一个人身上有好几项危险因素,那风险也就叠加了。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防治高血压不光是要限盐,还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有些患者只是限盐,没注意防控其他危险因素,还抽烟、还肥胖、还不运动、还熬夜、紧张焦虑,那血压当然还会升高了。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回过来说,如果本身就有其他危险因素了,那就更得注意少吃盐了。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高血压的防治是要综合管控,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有了高血压以后规范的药物治疗,这样才能很好地控制疾病,保障健康。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少吃盐不是不吃盐,而是控制合适的量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合适的量是多少?每天6克以下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为经过研究,每天这样的食盐量就够用了,多吃了也是要排出去的(当然,如果出汗多,腹泻、呕吐时另当别论)。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每天5~6克盐足矣。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我国无论南方北方,食盐量都超标,平均下来每天要10克左右,北方更严重些,所以防治高血压时会强调限盐。限盐的方法、小窍门可以看看高血压患者如何限盐?。RDi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高血压患者的5个饮食禁忌
  • 为你揭秘橄榄油降血压的原理
  • 男孩喝咖啡后血压会升高
  •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 正确喝啤酒强心健胃降低血压
  • 冬季血压高 吃点西芹辅助降压
  • 吃西瓜有什么好处?西瓜可降低血压
  • 甜菜汁有助于降血压?甜菜汁的作用
  • 吃西瓜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 研究发现橄榄油可以降血压?降血压的原理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