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就头晕、乏力、想睡觉,当心“餐后低血压”
这个问题以前在“警惕!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低血压!医生提醒:老年人的高血压,还有两种“低血压”要警惕”中都说过。最近遇到好几例这样的病人,觉得还是得提醒一下。
患者中有一位是80岁的老人,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数十年,一直病情控制得还算稳定,只是前期检查胃肠镜后出现一些波动。患者来说,最近半个月来,每天中午1点左右都会感到头晕、胸闷、心慌,还出现心脏漏跳的感觉。
听听这个发病的时间!
问,不舒服的时候测血压了吗?
答,测了,血压都是正常的,我都记录了。
拿来看看。
要说患者测血压记录还是挺全的。一看记录,问题出来了。中午11点多血压都在140/70 mmHg左右,到了12点半、下午1点,血压就只有108~110/60 mmHg了,中间就是吃了顿午餐。
要说108~110/60 mmHg的血压水平,乍一看挺正常的,可是和餐前一比较,就明显地显出低了。和午餐前的血压相比,餐后1个小时左右,血压的高压(收缩压)降低了近30 mmHg,这完全符合餐后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再说病人还有不舒服的症状呢!
所以,不能单看血压水平,还要看进餐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
餐后低血压,就是在进餐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血压比较明显的降低。一般来说,属于老年人所特有。
标准是这样,在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高压)下降≥20 mmHg;或者是餐前收缩压(高压)在100 mmHg或者更高,餐后降到90 mmHg以下;有时候即使血压下降没有达到标准,但病人有头晕乏力、嗜睡、甚至晕厥等低血压反应,也算是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一般在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的时候最明显,也可以延迟到餐后2小时出现。像这位老人,就是在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的。
一日三餐中,餐后低血压最常见于早餐后,再就是午餐后。午餐后1点左右,本来就是老年人昼夜血压节律中的一个低点(谷值,老年人的昼夜血压节律是“两峰两谷”。血压跟“勺子”有什么关系?医生说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是“勺型”),如果又赶上餐后低血压,血压下降就会更加明显,病人的不适症状就会明显地显现出来。
餐后低血压可以出现在健康老年人身上,但更多见于患病的老年人,比如原本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瘫痪、多系统萎缩以及已经血液透析的老年人。发生餐后低血压时,有些患者有症状,有些患者可以没有症状,这和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关。健康状况差一些的,症状就会更加明显。原本血压高的患者,血压稍有下降就会出现不适的表现。餐后血压下降的幅度,也是原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更加明显,而且越是疾病控制不佳的患者,餐后低血压就更明显。
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呢?
这和老年人的动脉硬化、心脏功能减退、以及各种血压调节机制减退有关。
进餐后,肠道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去消化吸收食物,就会分泌扩张血管的物质来增加肠道供血,可全身的血管扩张会引起血压下降。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减弱、血压调节功能受损,不能很快把血压调节上去,就容易出现低血压。而如果患者本身就有冠心病、脑血管病,还可以因为低血压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甚至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那样的严重后果。低血压造成的脑供血不足,还容易导致跌倒。跌倒是老年人意外伤害中排第一位的损伤,还会因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而跌倒的首位原因就是高血压,是控制不佳的高血压。
所以,高血压患者的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不仅与高血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