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为什么不能与中国为什么不能与中国“脱钩”,德工商界这么说

oJw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一些德企时也遇到阻力。西门子企业媒体关系主管弗洛里安·马尔蒂尼在邮件回复采访要求时说,“遗憾的是,我们目前无法就此话题发表评论。请原谅这种情况”。另一家公司的公关主管则私下表示,现在德国政府部门在对华关系上存在巨大分歧。“减少依赖”成了绿党主导的经济部和外交部的口头禅。一些政客和媒体还以“人权问题”或“减少依赖”为由向投资中国的德企施压。为了避免麻烦,有的企业也只能婉拒采访要求。 oJw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记者观察,对许多德国媒体记者、企业代表来说,目前说中国的好话一定要很谨慎。在了解中国的德国人士看来,德国企业界应有自己的思考,“不应盲目追随美国对华‘脱钩’的短视政策或‘鹰派’打压中国的强硬方式”。 oJw拜客生活常识网

尽管面对压力,但在德国始终都有理性客观的声音发出。《中国世纪》一书的作者、德国不来梅大学经济学教授沃尔弗拉姆·埃尔斯纳近日在接受德国《新德国报》采访时建议,朔尔茨应让德国在美国和亚洲国家之间保持最低限度的独立性和经济生存机会,特别是要与中国进一步发展务实和建设性的贸易、交流、合作和学习关系。他呼吁德企负责人要保持清醒,学会为自己辩护,以免德国出现“经济自杀”,并警告说,“美国乐于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德国去搞(对华)‘脱钩’,如果我们继续按照华盛顿的指示去做,将出现混乱的顶峰”。 oJw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缺气!德国的全球最大化工中心或将停产,整个欧洲恐受威胁
  • 德国30多年来首次贸易逆差,世界“顺差亚军”怎么了
  • 美国及其盟国讨论将俄石油价格限制在40-60美元/桶,德国
  • 罕见!德国、日本、越南都出现了贸易赤字,意味着什么?
  • “北溪1号”今起年度维修暂停输气,德国担忧俄方或长期
  • 俄气:“北溪-1”管道对德国输气量从40%再降至20%
  • 能源危机、通胀高企、政局变动,欧洲“火药桶”一触即爆
  • 欧洲自救忙不迭:德国控制俄拥有的炼油厂,法国将收购电力
  • 德国正式“接管”俄石油公司在德业务,德总理:已为报复做
  • 朔尔茨中东“找能源”之行收效甚微,卡塔尔面对德国大单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