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治疗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研究
生酮饮食作为脑瘤辅助疗法引发关注,其代谢干预和低毒特性令人期待,但临床研究仍需深化。
近年来,科学界对将生酮饮食作为标准癌症疗法的辅助方法表现出浓厚兴趣,特别是在针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癌症的研究中。从代谢角度看,健康细胞与肿瘤细胞存在以下差异:肿瘤细胞依赖无氧糖酵解(即沃伯格效应),其线粒体功能异常,主要利用特定氨基酸满足代谢需求,以此超越健康细胞,形成促肿瘤效应。已有多项文献探讨生酮饮食对抗癌症的分子靶点,包括代谢、炎症、致癌和抑癌、活性氧(ROS)调节及表观遗传调控等机制。近年来,生酮饮食在CNS肿瘤中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不断增多。一项有趣的假设是,将生酮饮食与化疗(CT)和放疗(RT)结合,可能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尽管目前临床数据仍有限,但已有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后续研究将决定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实际作用。
脑瘤和其他CNS肿瘤虽较少见,却在各年龄段中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和死亡率。胶质瘤是CNS的主要原发性肿瘤,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其预后极差,治疗仍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将生酮饮食作为标准癌症疗法辅助手段的兴趣日益浓厚。生酮饮食自1920年代以来已用于治疗难治性儿童癫痫,目前研究证据显示其对多种神经和非神经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包括癫痫、偏头痛、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糖尿病、肥胖及癌症等。
生酮饮食通过诱导机体产生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作为替代能源实现疗效。酮体的产生主要源于摄入脂肪酸或机体内源性脂肪酸的分解。其核心机制是通过降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率,造成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受阻,乙酰辅酶A积累,继而转化为乙酰乙酸和丙酮等酮体,供外周细胞重新利用。尽管肝细胞是主要酮体生产者,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T细胞及肾上皮细胞等也能少量生成酮体。
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生酮饮食模式包括:
* 经典生酮饮食(CKD):脂肪与非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比例通常为3:1或4:1,特点是高脂肪、低碳水和正常蛋白摄入;
* 改良阿特金斯饮食(MAD):较宽松的模式,允许更多蛋白质摄入,脂肪占60%,蛋白质30%,碳水化合物10%;
* 中链甘油三酯饮食(MCT):利用更高效的中链脂肪代替部分长链脂肪,以提高酮体生成;
* 极低热量生酮饮食(VLCKD):短期使用的限制性饮食,卡路里摄入极低,并补充必要微量营养素。
现有的动物及临床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对CNS肿瘤的治疗作用包括抑制代谢、炎症及病理基因表达,并改善肿瘤微环境。其优势包括毒性低、成本低及应用简便,但也面临依从性差及潜在副作用等挑战。此外,肿瘤细胞可能通过代谢重编程摆脱对葡萄糖的依赖,这也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未来,生酮饮食有望与传统CT和RT联合应用,一方面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毒性协同作用,另一方面保护健康细胞免受传统疗法毒性影响。其已知的抗癫痫特性或许还能缓解CNS肿瘤引发的癫痫发作。
然而,为验证这些潜在疗效,仍需进行更大规模、更严谨的临床试验。每个肿瘤科室的医护团队中应引入营养学专家,将营养干预融入经典治疗方案。此外,还需进一步明确生酮环境对健康和肿瘤细胞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揭示生酮饮食的全部治疗潜能。
本文译自 PMC,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