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为不可避免的小行星撞击做好准备
尽管目前发现的小行星不会撞击地球,但终有一天它们会。全球亟待建立有效的防御措施,确保未来的安全。
好消息是,最近发现的小行星2024 YR4预计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它将在2032年12月22日经过地球,撞击的几率仅为2.3%。坏消息是,即便如此,撞击发生时可能带来的后果也足以让人心生恐惧。这个小行星长约130至330英尺,它的撞击可能摧毁一个大城市,或者引发海啸波及沿海地区。对比一下,1908年在西伯利亚发生的那次撞击事件,当时的小行星大约有130英尺长,却摧毁了将近800平方英里的森林。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天如果发生撞击,可能会引发化学、气体或核泄漏事故,后果无法估量。
但幸运的是,我们在2028年末会有更多信息。届时,小行星可能会再次绕行地球。如果它的威胁消失了,那便一切安好。如果继续存在,可能会给个人带来心理压力,甚至引发全球金融恐慌。社交媒体时代的假新闻也是一大隐患,围绕2024 YR4的虚假信息可能比撞击本身带来的危害更大。
2.3%的概率虽然看起来不算高,但它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微不足道。举个例子,在普通的五张牌扑克游戏中,抽到三张相同牌的概率大约就是2.9%。这样的事件并不罕见。
然而,问题远不止于此。科学家估计,任何小行星撞击导致的死亡风险与商业航班坠毁的风险相当。尽管如此,全球在防止飞机坠毁上的投入远远超过了对小行星防御的投入。而如果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小行星撞击,它甚至可能将人类几乎全部消灭,给未来世代带来无法修复的损失。如此巨大的威胁,全球各国却鲜有应对方案,实在令人汗颜。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忽视令人无法理解。经济学家们常提到,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就是提供公共产品,而小行星防御正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没有任何个人或市场能够承担起防御责任,只有政府的行动才能保护成千上万的人,甚至是整个城市和国家。然而,这正是政府目前没有提供的服务。
幸运的是,美国在追踪和监测小行星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正如我们目前了解到的关于2024 YR4的信息所示。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更系统的防御措施来应对小行星的威胁。什么时候该启动核武器摧毁小行星,或者尝试将它打散成更多的小碎片呢?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知识。毕竟,电影《阿波罗13号》中的“哈里·斯坦普”做法可不算是实际参考。
在长期的规划中,美国政府可以投资于发射平台、针对小行星的核能和动能武器、火箭技术,甚至是激光武器。尽管这些投资可能不会在2024 YR4到来之前见效,但它们有助于应对未来的潜在风险。
理想情况下,这些投资应与美国的太空项目相结合,也有助于限制俄罗斯和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军事优势。所以,这项计划并不需要完全是无私的。与此同时,新的美国政府似乎越来越关注太空领域,为何不利用这一关注,既为公众也为全球谋福利呢?
此外,我们也可以想象,美国利用其太空防护网络在地缘政治上的优势,就像它掌控SWIFT支付网络一样。因此,小行星防御不仅是全球公共利益的需求,也可能与美国对外独立主义的外交战略不谋而合。
无论如何,2024 YR4无疑是一记警钟,尽管它很可能与地球擦肩而过。当前全球对太空探索的推动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我们更需要确保,太空探索不仅能带来好处,还能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保护我们。
本文译自 Bloomberg - Are you a robot?,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