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街头引入AI摄像头,违规驾驶大幅减少
在美国各大城市,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正悄然铺开——零交通死亡计划。这个名为Vision Zero的策略,最早由瑞典在1990年代提出,并成功地在十年内将道路死亡率削减了一半。如今,一些科技公司希望将这项“欧洲奇迹”带入美国日常街景,让AI摄像头成为新的交规守护者,即便警察不在现场,司机也无法肆意妄为。
城市管理者正在部署AI摄像头,监控路口中那些视停车标志如空气的司机。这不仅是为了维持秩序,更是因为数据惊人:大约一半的车祸发生在路口,其中不少造成严重伤亡。这些系统通过自动识别“未完全停车”“闯红灯”或“不礼让”的行为,借助高压执法和低压警示双重策略,悄悄改变驾驶习惯。规则守得住,道路更安全,保险费用也可能降低;而一旦违规,等待你的则是自动开出的罚单。
在纽约长岛的Great Neck,有一家名为Stop for Kids的公司,正在全力推动这项技术在居民区和学校周边普及。创始人Kamran Barelli的动力来自一场无法遗忘的家庭事故。2018年,他的妻子和三岁儿子在过马路时被一名注意力涣散的司机撞飞,重重摔在柏油路上,所幸最终幸存。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找到更有效的安全解决方案。
他和邻居曾推动政府安装雷达测速牌,但效果适得其反。有些青少年反而把它当成比赛,看谁“飙”出最高速度。加派警力的做法也很快被司机间互发短信破解。最终,Barelli与他的兄弟共同开发了一款全天候值守、可在黑暗中识别的AI摄像头系统。它能准确识别未停车的车辆,自动生成违法证据,并发出罚单。系统采用AI绘制虚拟边框追踪车辆,而不识别车内人脸或行为。若司机合规停车,录像会立刻被删除;若违法,视频则与车管所数据对接,直接送达车主。罚金数额由当地政府设定。
在2022年,该系统首次在长岛Saddle Rock小镇试点,仅三个月内,停车标志的遵守率从3%飙升至84%。截至目前,这一数字已达到94%。Barelli表示,剩下那6%的违规者多为初来乍到的访客,尚未意识到街角布有“天眼”。目前,公司已在纽约和佛罗里达的多个城市部署此系统,加州的几座城市也即将加入行列。
尽管成绩亮眼,但一些专家仍持观望态度。纽约公民自由联盟的技术顾问Daniel Schwarz认为,尽管这些宣传数据令人振奋,但缺乏独立第三方研究支持的技术效果,仍值得审慎评估。
隐私问题也成了不少社区的顾虑焦点。在Stop for Kids的设计中,所有车辆内部和画面中的人脸都会自动模糊处理,唯一可识别的信息来自AI识别的车牌。除开罚单流程所需信息,个人数据不会外泄。为确保公正透明,公司还设立了线上证据平台,供车主查阅视频、申诉罚单。
但监督组织仍然担忧,这类系统一旦上线,可能被扩展到远超最初用途的范畴。Schwarz指出,一次简单的软件升级就足以加入新功能,这可能带来更严重的隐私侵害,也有悖于原本“降低交通死亡”的善意初衷。
与此同时,在加州San Carlos,还有一家初创公司也在打造类似的技术,但采用了略有不同的方式。成立于2023年的Obvio.ai,开发了可安装于路灯和电线杆上的太阳能AI摄像头系统。它也能识别“滑行不停”“违规转弯”和“不礼让行人”的行为,但区别在于,所有潜在违规行为都要经由人工复审,确保判罚不会完全依赖算法。
Obvio.ai的联合创始人Dhruv Maheshwari表示,他们的设备通过5G连接云端服务器,无需大型工程即可快速部署。系统使用计算机视觉模型实时识别车辆、自行车与行人。虽然摄像头会持续拍摄街景,但只有在识别到疑似违规行为时才保存片段,其他画面会在数小时内自动删除。与Stop for Kids类似,Obvio的系统也不进行人脸识别,仅追踪车牌。
去年夏天,Obvio.ai与马里兰州的Prince George’s County合作,在Colmar Manor、Morningside、Bowie和College Park等多个社区启动试点项目。几周之内,停车违规率就被削减一半。Bowie市为避免系统被误解为“罚款创收”,在测试阶段仅发出警告信,并未直接罚款。
虽然两家公司都没有透露下一阶段的具体部署城市,但Barelli透露,长岛已有约60个小镇表达了兴趣,其中不少已向州议会提出请求,希望能制定明确的法律框架来规范这类系统的使用。他说,目前州参议院正就此展开讨论。
Maheshwari则表示,他们最终的理想是这项技术“彻底过时”。如果所有司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没有任何罚单产生,那便是真正的胜利,哪怕一分钱收入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