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古人类为何埋葬死者?探寻丧葬习俗的深层动机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5-07-27

南非发现的“小脑人”纳莱迪人可能埋葬死者,挑战认知!从洞穴遗迹到尼安德特人墓葬,探寻古人类丧葬习俗的深层动机。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关于古人类如何看待死亡,考古学家们一直充满好奇。两年前,Lee Berger带领的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团队提出了一种令人震惊的假说:大约33.5万至24.5万年前生活的纳莱迪人,尽管大脑仅有人类的三分之一大小,却可能在南非升星洞穴系统中进行复杂的丧葬仪式,将死者埋葬在深邃且难以进入的洞穴深处。这一发现引发了激烈争论,因为它挑战了我们对早期人类认知能力的传统认知。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广泛认可。最初的同行评审中,四位匿名评审者都持怀疑态度。Paul Pettitt在英国杜伦大学直言:“我完全不信。”但Berger团队并未气馁,今年早些时候,他们发布了更详尽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来自升星洞穴的证据。这份坚持最终打动了一位评审者。John Hawks,团队成员之一,感叹道:“同行评审中很少见到这样的转变。”尽管如此,许多研究者仍持谨慎态度。为了理解争议的根源,我们需要回溯其他古人类如何处理死者,以探究丧葬行为的起源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西班牙北部的骨坑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29具尼安德特人祖先的遗骸,距今约43万至30万年。这些遗骸被认为是在其他地方死亡后,特意投入洞穴中的垂直竖井。这被视为最古老的丧葬行为证据。Pettitt指出,黑猩猩也会对死去的同伴表现出兴趣,比如梳理毛发或清理牙齿,“如果黑猩猩都有这样的行为,我们的进化史中很可能也有类似表现。”但骨坑的丧葬行为显然更复杂。María Martinón-Torres在西班牙国家人类进化研究中心表示:“他们特意选择了一个地方放置死者。”更有趣的是,挖掘中发现了一把石制手斧,有人认为这是丧葬随葬品,尽管也可能只是死者随身携带的工具。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骨坑遗址还揭示了更复杂的可能性。Mary Stiner在亚利桑那大学注意到,许多遗骸属于青少年或年轻成人,“这个年龄段的人爱冒险,但经验不足,更容易遭遇危险。”一些骨头上带有暴力死亡的痕迹,Stiner推测这些年轻人可能离开家族,闯入敌对领地,最终被杀,尸体被抛入竖井以掩盖罪证。但Pettitt反驳道,这种解释需要大量青少年接连犯同样的错误,可能性不大。Nohemi Sala领导的DEATHREVOL项目正在欧洲寻找更多类似骨坑的古老遗址,她透露:“有四五个候选遗址可能展现相同的模式。”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尼安德特人的丧葬行为则展现了不同的风貌。在伊拉克北部的沙尼达尔洞穴,自20世纪中期以来,发现了至少10具尼安德特人遗骸,最古老的距今约7.5万年。其中一具遗骸周围的花粉曾让人们相信尼安德特人会用鲜花陪葬,但如今Chris Hunt在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提出,花粉可能来自堆放在尸体上的带刺植物,目的是防止食腐动物靠近。沙尼达尔洞穴的另一发现更引人注目:一位男性遗骸显示他生前遭受严重创伤,却活了下来,Stiner认为这表明尼安德特人会照顾伤者,视彼此为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死亡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劳动力的丧失,更是一位独特成员的离去。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沙尼达尔洞穴的五具遗骸被埋在同一地点,靠近洞内一块2米高的岩石,可能跨越数十年到数千年。Hunt推测,这表明尼安德特人将特定地标赋予了意义。Emma Pomeroy在剑桥大学补充道,这或许反映了他们对土地的归属感,类似现代人类对领地的情感。但为何沙尼达尔洞穴只埋葬了少数人?Hawks提出疑问:“如果丧葬很普遍,洞穴里应该堆满遗骸。”其他证据显示,尼安德特人可能还进行过仪式性食人行为,丧葬方式多样。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智人约12万至10万年前开始埋葬死者,与尼安德特人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墓葬常伴随葬品。例如,在以色列卡夫泽西洞穴,一具遗骸胸前似乎紧握红鹿角,但Pettitt认为这也可能是挖掘墓穴的工具。早期智人墓葬中,儿童墓尤为引人注目。2021年,Michael Petraglia和Martinón-Torres团队在肯尼亚的潘卡亚赛迪洞穴发掘出一名约3岁幼儿的墓葬,名为姆托托,距今约7.8万年。他们注意到,非洲发现的早期智人墓葬多为儿童。Petraglia推测,儿童高死亡率可能是常态,某些孩子的“意外”死亡尤其令人悲痛,促使社区举行特别的葬礼。Martinón-Torres,将姆托托埋在居住地附近,或许是为了让亲人感到死者仍与社区同在。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那么,纳莱迪人真的埋葬死者吗?升星洞穴的发现与骨坑和沙尼达尔有相似之处:深邃的洞穴、反复使用的埋葬地点,甚至在一具遗骸旁发现的月牙形石头可能暗示随葬品。但纳莱迪人脑容量仅513立方厘米,远小于尼安德特人的1237立方厘米,这让人怀疑他们是否具备死亡意识或复杂丧葬的动机。Stiner指出,升星洞穴的遗骸多为年轻人,可能符合“意外死亡”的模式,但洞穴深处难以到达,不像方便悼念的地点。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另一种解释是,纳莱迪人可能像2021年南非洞穴发现的狒狒那样,长期使用洞穴作为栖息地,部分成员死后遗骸逐渐堆积。Pomeroy建议:“我们需要考虑这种可能性。”但Berger和Hawks提出了更激进的观点:或许丧葬习俗的起源无需大脑袋。Hawks注意到,纳莱迪人拥有较长的童年,可能促进了社会情感联系,丧葬或许是为了帮助幼童理解死亡。Berger补充道:“自我意识和灵性可能在进化中多次独立出现。”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验证纳莱迪人丧葬假说并不容易。石器时代的墓葬通常是浅坑,后续埋葬可能扰乱早期遗骸,难以辨认。Berger和Hawks乐观地表示,升星洞穴还有大量未发掘的材料,未来或能提供更多线索。Pomeroy强调:“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小脑人能进行象征性丧葬,我们会非常兴奋。”古人类的丧葬行为不仅揭示了他们的情感世界,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心智的起源。TCP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