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人可能决定你未来的健康
最新研究显示,社交关系紧密的人,生物衰老更慢、身体炎症更低。与人保持连接,或许才是最强大的“抗老药”。
前不久,我在大学医学院听了Luigi Ferrucci教授的一场演讲。这位衰老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说了一句话,让我久久难忘:“延缓衰老的下一步关键,是理解生活方式如何影响它。”
这句话听起来平凡,却点出了人类长寿的终极目标。若我们能让衰老变慢,就能推迟那些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让健康的岁月更长,生病的日子更短。换句话说,我们不只是“活得更久”,而是“活得更好”。
就在Ferrucci发表演讲的同时,美国研究者公布了一项令人意外的发现——社交关系竟可能是影响衰老速度的关键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早已知道,社交活跃、关系紧密的人往往更健康、寿命更长。但科学家们始终不清楚,这种社交效应在生物层面上究竟如何发挥作用。
在这项针对两千多名美国成年人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考察了人们的社交联系强度与稳定性——包括家庭关系、社区或宗教团体的参与、情感支持以及社交活跃程度。他们提出了一个新指标:“累积社会优势”(Cumulative Social Advantage,简称CSA),用以衡量一个人社会连结的广度与深度。不同于以往只关注婚姻或友情等单一因素的研究,这个指标更全面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交生活。
接着,研究人员将CSA与几种生理指标进行比对。他们测量了参与者的“生物学年龄”(根据DNA甲基化变化推算)、全身炎症水平,以及压力相关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活动状态。
结果发现,那些社会联系更紧密的人,普遍呈现出更慢的生物衰老速度和更低的炎症水平。虽然社交关系与短期压力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明显,但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短期应激本身难以精确测量。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再次印证了一个日益清晰的事实:我们的社交生活,与衰老息息相关。
其实,这并不奇怪。人类从进化之初就依赖群体而生存。对远古的祖先而言,“属于一个群体”不仅仅是为了陪伴,更是生存的保障。集体合作让他们更安全,能找到食物,也能获得情感上的安稳。正因如此,我们的身体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社交依赖型”的生理机制——孤立会带来风险,而连接则让人繁盛。
研究还指出,社会优势常常与社会经济不平等紧密相连。受教育程度高、收入更好、属于某些族群的人,往往表现出较慢的衰老和更低的炎症水平。这意味着,影响我们衰老的不仅是社交状态,还有经济与社会环境。
面对这种现实,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社会应当通过政策减少贫困、改善教育和机会,因为这些结构性因素显然决定了健康的起点。第二,个体也可以主动出击——培养更稳固的社交网络,与他人保持联系、互相支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都能在无形中帮助我们“老得更慢”。
我记得在2014年,Ferrucci所在的美国国家老龄研究所举办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当时有人问社会科学部门的负责人:“未来百年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会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社会科学与遗传学。”
当时,还没有这样跨学科的研究计划。但现在看来,他的预言是对的。正如这项最新研究所示,当社会科学与遗传学携手,我们开始不仅理解“人为什么会老”,更看清“人如何能老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