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利用一套相似的心理学连环套,把你留在游戏界面榨干你的空闲摸鱼时间。所以这些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心理学套路程序。

这些游戏大多数都有着和“1+1>1?”差不多的游戏性,它们通常被我们称为“超休闲类游戏”,也就是不需要太过投入也能享受其中的轻量级游戏。
但是当它把“1+1>1”的玩法重复个100遍,并每一遍给你点甜头(例如什么超过了全国xx%的人)时,我们就会甘之若饴地凑上去继续玩。
把这种玩法玩出花来的,是一款国产手游《X-HERO》,你所熟知的什么画线救被蜜蜂叮的狗狗、数值比大小爬塔、“姐就是女王”类跑酷游戏,它全都按照季度更新在了游戏里。

游戏宣传图里的“画线救狗”
虽然它本体是个没什么亮点的放置卡牌氪金手游,但它总能在更新新一轮小游戏的时间点冲到全球免费手游榜一。

其实《X-HERO》本体玩法长这样
当然,我相信你这样成熟的大人肯定不会被这种小玩意儿骗到,所以它会在某一关或者像《羊了个羊》一样干脆在第二关把难度飙升到卡死99%的玩家,然后开始利用社交渠道的虚荣心玩弄你。
我对《羊了个羊》过关执念最深的时刻,来自于某一天偶然和大学同学聊起塞尔达,当时本人已经进入了被30秒广告搞得神志不清的魔怔环节,在她说起想回家玩野炊时,我烦躁地回了一句“感觉不如《羊了个羊》”。
然后她轻飘飘地回了我一句:“我通关了啊”,然后就开始抱怨我不关心她的朋友圈。

在那一瞬间,我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胜负欲达到了极致。凭什么啊,连和我差不多水平的大学同学都能通关,凭什么我要被卡死在这里?
虽然第二天我才了解到她说的通关指的是野炊,但我那时已经被胜负欲折磨得玩了大半夜三消。《羊了个羊》就是这样拿捏了人类的劣根性,利用地区排名和朋友圈排名控制住被热度吸引来的玩家。

然后当你被难度卡死,点开广告以试图获得辅助道具时,你就会进入另一个小游戏。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套娃闭环,玩游戏 太难了看广告 进入下一个游戏 太难了看广告。

这个闭环的末端,是几款氪金小程序游戏。虽然表面上也有着类似的换装、修房子、划线隔离蜜蜂玩法,但不管你从哪一个小游戏点进来,最后都只能进入同一款游戏的本体章节。

这些玩法只占游戏本体的百分之一
就这样,社交平台通过广告位赚到了,《羊了个羊》们也通过道具广告赚到了,氪金游戏也通过部分人傻钱多的玩家赚到了。三方获利,只有你,一根韭菜被割了三茬。

网络传闻,无法确认消息真实度
对于玩家来说,《羊了个羊》游戏厂商实际赚了多少并不重要,但肉眼可知的是,我们在这里被折磨的同时,老板肯定在背后赚麻了,这已经足够让玩家感到不适了。
如果说那些被称为“垃圾游戏”的页游,至少还是在通过取悦部分氪金玩家来获利,那么《羊了个羊》已经可以算是通过折磨玩家来踩在我们头上拉屎了。

偏偏就是它,也只有它能从那么多个牛皮癣游戏里脱颖而出,火到把自己服务器挤崩了三四次,难道因为我们都是抖M受虐狂吗?
虽然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性,但更重要的还是网友们的羊群效应。你以为“羊了个羊”是在形容游戏的主题UI,实际上,说的是我们这只听见别的羊叫,自己喉咙就痒痒,憋了半天也忍不住那一声“咩”的羊。

图源水印
不过我们不需要反思什么,也不需要急着开始审判人性。能说出“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从来都是全都要”的我们,实际上并没有选择的余地,活到今天能被《羊了个羊》轻易拿捏,也只是因为我们是个人,总会好胜、嫉妒与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