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肄业,博士送外卖,博士的家庭苦情戏,每一样的话题性都不是很强。但如果聚到一起,那可就强得多了。
在流量的诱惑面前,很少有人能管住自己不伸手,他当然也是如此。
如果他不给自己附魔,我们也不会认识这个人了。
(四)辛巴与董宇辉的附魔之争
搞自媒体的人,包括搞直播带货的人,个个都是有点附魔在身上的。
比如最近,带货主播辛巴,就开始吐槽东方甄选的玉米了。
辛巴说,一根玉米的成本价只有7毛左右,而某甄选念了几句诗,就把价格卖到了6块钱一根,利润高达40%。这种行为,到底是助农,还是变着法子牟取暴利?
你还别说,辛巴他们家的玉米确实便宜,一根只卖两块多钱。这个价格,已经和市场上的普通玉米差不多了。
不过董宇辉,也对此做了回应。除了那个不太成功的“谷贱伤农”理论之外,他也说了一句真实的话:如果想帮助农民赚钱,就要让一条线上的人都赚到钱,这样的生意,才能持久地做下去。
这个理念当然也是对的,毕竟用爱发电这种事,谁都很难做长久。如果没有利润的驱动,人类恐怕早就放弃进步了。
表面上,像是双方的主播在打擂台,实际上,这两边只是各说各话而已。从第一分第一秒开始,他们就从未真正竞争过。
董宇辉的直播间,是一个有观赏性、有文化、有知识的直播间。这便是董宇辉的附魔。
玉米除了本身精挑细选之外,也包含了知识的溢价。所以就算贵点,也不知不觉地卖出去了。
他所针对的目标用户,本身就是有钱有闲,还愿意多学点知识的人。这些人,自然不介意玉米的价格稍微贵一点。只要玉米足够好,他们绝不会提什么意见。
而辛巴的家人们,则是那些身在小城镇,且人数广大的底层普通人。这些人讲究的价值观,本身就是“古道热肠,人情世故,便宜量大,正义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