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随着最后一批运动员离村归来,十四运村圆满收官。
从8月27日正式开村到9月28日顺利闭村,全运村已运营33天,共有居民12200人,其中运动员8650人,技术官员2505人,媒体记者该村有1045人。作为第十四届全运会的重要配套设施,全运村分为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记者村,为全运会居民提供住宿、餐饮、商务、医疗、交通等多元化服务。第十四届全运会期间。
高标准的策划专业团队,提供专业的服务
在全运村建设阶段,西安国际港务区综合以往经验,坚持“拿出最好的地段,拿出最好的位置”的要求。用最丰富的经验团队,配备最好最完善的设施,以赛后利用率最高为目标”,明确赛后“不拆楼,不浪费楼”,最好的“选址紧邻奥体中心的“一场两场”建设全运村,2018年10月开工,2021年3月竣工。建设住宅区、餐厅、停车场、商业街、文化广场、村委会办公楼全面建成,“三村”总面积680亩,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住宅楼56栋,房间2975间,床位12176张。
坚持聘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国际港务区通过招标引进绿城中国、保利酒业、京铁天佑、保利商业等具有各类大型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和专家团队,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并为全运村的经营管理业务提供指导。同时,动用省、市两级食品库,存贮猪、牛、羊、禽、蛋、奶、水产品、香料调味品等五类食品原料及其制品。对进入全运村的运动员必须进行食品源性兴奋剂检测的食品,由全运村进行检查。组委会设立运动员食品集中仓库,形成从养殖基地到餐桌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市市场监管部门全程监管,确保不发生食源性兴奋剂事件。选派当地医疗保障队伍,为全运村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医疗保障服务。
高标准的运营管理得到了村民的广泛好评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开村以来,全运村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在近7000名员工的精心值班和高效管理下,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全运村村委会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红线和底线,全面实行“三村”封闭管理,充分使用和检查《全运守则》,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村内设立核酸检测点,每日进行预防性消毒;“三村”医疗点设置预检分诊,7个进村口均设置临时留观室,可随时通过负压救护车快速转运;,保持安全距离。按照“人属地”等疫情防控原则,自8月20日起,全运村服务保障人员全部停业管理,确保实现全闭环、全运连锁监管。
在日常运营管理方面,成立了以属地西安国际港区为主,西安市相关部门为辅的村委会。8月27日,3名手球项目技术官员首次入住技术官员村,19人第一天入住媒体记者村;8月28日,上海华友代表队16人首次入住运动员村。村委会为第一批居民精心安排了欢迎仪式;每天安排提供生日蛋糕、长寿面,为当天过生日的村民举办特别的生日庆祝活动。全运村运行期间,一般值班村长统一指挥,分村值班村长挂帅。对讲系统定时调度,每晚零点会议总结完善。村内住宿、餐饮、商业、交通、医疗、文化等各项设施全面运转,服务保障高效优质。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各方反馈良好。
全运村在运营过程中,全体员工始终牢记使命,服从指挥,兢兢业业,全力以赴,顺利实现了“开村顺利、运行平稳、优质服务、好装备、安全秩序、难忘”的经营目标,助力全运村成为“全运客”的“西安家”。
据悉,全运村正式关闭后,所有工作人员将分批次有序休养。根据残奥会时间节点要求,分批开工,全力投入残奥会中游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