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1.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
2.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3.在公式中
A 代表下面图层的颜色值;
B 代表上面图层的颜色值;
C 代表混合图层的颜色值;
d 表示该层的透明度。


1.Opacity 不透明度
C=d×A+(1-d)×B
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
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图层的亮度(d=颜色值/255),
下同,不再叙述。
2.Darken 变暗
B<=A 则 C=B
B>=A 则 C=A
该模式通过比较上下层像素后取相对较暗的像素作为输出,
注意,每个不同的颜色通道的像素都是独立的进行比较,色彩值相对较小的作为输出结果。
下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下面的那个图层,
上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上面的那个图层,下同,不再叙述。
3.Lighten 变亮
B<=A 则 C=A
B>A 则 C=B
该模式和前面的模式是相似,不同的是取色彩值较大的(也就是较亮的)作为输出结果。
4.Multiply 正片叠底
C=(A×B)/255
该效果将两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基于0..1之间)相乘后输出
其效果可以形容成:两个幻灯片叠加在一起然后放映,
透射光需要分别通过这两个幻灯片,从而被削弱了两次。
5.Screen 滤色
C=255-(A反相×B反相)/255
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
上下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反相后相乘后输出,
输出结果比两者的像素值都将要亮
(就好像两台投影机分别对其中一个图层进行投影后,然后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
从右边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图层反相后,采用Multiply模式混合,
则将和对这两个图层采用 Screen模式混合后反相的结果完全一样。
6.Color Burn 颜色加深
C=A-(A反相×B反相)/B
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
如果上层越暗,则下层获取的光越少,
如果上层为全黑色,则下层越黑,
如果上层为全白色,则根本不会影响下层。
结果最亮的地方不会高于下层的像素值。
7.Color Dodge 颜色减淡
C=A+(A×B)/B反相
该模式下,上层的亮度决定了下层的暴露程度。
如果上层越亮,下层获取的光越多,也就是越亮。
如果上层是纯黑色,也就是没有亮度,则根本不会影响下层。
如果上层是纯白色,则下层除了像素为255的地方暴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