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七君」个人头条号 第49篇原创推文
(PS:本文所有插图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意义)
老刘是我的大学室友,也是我四年高校生活里最好的兄弟。
上周末,他给我发来消息,说正好来我家附近办了点事儿,寻思着下午见个面一起吃个饭,我欣然答应。
自从去年6月一起从母校毕业之后,仿佛与同学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在忙着工作、忙着应酬,甚至有些一毕业就领了证的朋友都已经开始忙于照顾家庭...于是乎微信就渐渐成了我们沟通的唯一方式,而朋友圈里的只言片语则成了了解对方近况最好的途径。
所以这次面对老刘的邀请,我没理由拒绝。
不过可惜,时间总是在这种相聚时分流逝地异常的快,看着渐渐变暗的天空,我们明白那是催促我们“回家的信号”。
“我送你到地铁站吧”
“好”
明明早可以分道扬镳的路口被我们头也不抬的跨过,我与老刘十分默契地同时选择了“绕远”。
“算了,不坐地铁了,信号不好,我还是坐公交吧”
“行啊,车站在那边”
地铁站与公交站离的其实并不算远,而我们彼此则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为了多聊会儿天而各自找的借口罢了。这种心理倒是十分有趣,明明微信中也能聊的话题,却只是因为一次难得的见面就变得与众不同了起来。
公交站边的灯光照耀着晚来归家的行人,他们有的面色慌张,有的行走匆忙,但却很少有人挂着微笑。记得上学时我们常那这些“上班族”来打趣,笑称自己永远都不会活成这个样子,然而如今眼前的现实却颇有些“打脸”的讽刺意味。
或许是与我想到了一起,老刘也没有说话,我们只是静静的站着,看着一辆辆汽车缓缓地驶过,看着这些只一次擦肩而过的芸芸众生。

是老刘打破了这番宁静。
“走,兄弟,咱买个灌饼吃去啊”
他盯着不远处的一个路边摊说道,而他的眼睛里好像有光。
“我觉得好像不太干净吧”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再说了,就‘地沟油’做的才好吃呢!”
老刘一边说着话一边向那个小摊走去,而我却没有跟上他的脚步,只是呆呆的站在了原地。
因为在那一刹那,我就像柯南一样在脑海里突然划过了一道闪电,闪烁的画面把我“拉进”了回忆之中。

犹记得那时我们还没毕业,而大四的课程已算不上多,都没有考研想法的我和老刘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享受着毕业前最后的一段安逸时光,也承受着青春里最不知所措的迷茫。一直喜欢写作的我正忙于鼓捣着自己的自媒体,而老刘则干起了他偏爱的主持兼职,幸运的是,直至今日这两件事我们也都还在坚持。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晚上,我们从学校旁的网吧里走出,一边聊着刚刚谁的操作“亮了”而谁“失了误”,一边向宿舍的方向走去。回学校的这条路边排着很多小吃摊,明明吃过晚饭的老刘的步子走得越来越小,我明白,他想吃麻辣烫了。
“别吃了,这都‘地沟油’做的,不健康啊”
“咱这吃的不就是这‘地沟油’的味儿么!”
那时的我并没太注意去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因为老刘一直是个挺“不靠谱”的人,我只当是他再次犯了个二。
毕竟,他经常犯二。

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俩一起去食堂吃饭,找好座位之后便习惯性的一人去拿饭而另一人去买水。正巧那段时间加七君十分痴迷于一款名为“劲凉冰红茶”的饮料,于是我便跟老刘说道,“给我带瓶劲凉吧”。
走了两步的老刘明显楞了一下,他转过身来再次与我确认。
当时的我也没在意,只是又重复了一句“劲凉”。
可我应该意识到,老刘看向我的那一脸迷茫绝对不是“明白了”的意思。
所以当我拿完饭回到座位之时,赫然看到我的面前摆着的是一瓶“怡宝矿泉水”。
“不是,兄弟,我不是让你给我买个‘劲凉’么?”
“没错啊,这就是‘劲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