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简称《意见》),围绕当前消费领域重点热点问题,提出5方面共20条政策举措,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提供了实现路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3.01万亿元,同比增长6.6%。专家认为,新型消费契合了居民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和品质型消费快速升级的趋势,已成为消费增长的新空间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政策加码新型消费快速增长
当前,快速升级的消费需求是内需的主体,也是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动力源,更是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环节。《意见》围绕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各环节,统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消费发展需求,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挖掘释放消费潜力,是对扩大内需战略的持续贯彻落实,将进一步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截至目前,全国网络消费总体实现稳定增长。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各地也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消费持续恢复。针对新出台的《意见》,商务部将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推动相关促消费政策措施尽早落地见效。同时,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丰富政策工具箱。
事实上,从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多部门就在积极部署,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挖掘消费潜力。
2021年3月,发改委、商务部等28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通过24条举措支持新兴消费发展。2021年底,商务部等22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将培育新型消费作为消费新增长点。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打造数字化、智慧化、开放型现代商贸流通体系。4月13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
一系列政策的相继推出,从制度层面加速推动新型消费发展。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稳”“保”“新”上下大力气,努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其中,在强“新”方面,将充分发挥适应防疫需要的新型消费优势。“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促进新型消费,科学推广无接触交易服务,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既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又助力数字经济大众化发展”。
新型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网上零售对市场销售增长贡献率提升,信息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和日用品类商品增长较快,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全国网上零售额30120亿元,同比增长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