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太差,也是明星餐饮店逃不过的指责。杜海涛投资的火锅店“辣斗辣”,有顾客在火锅店里就餐时发现菜汤内有苍蝇,经过调查后,发现该火锅店并未取得正规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火锅店被责令停业。
不可否认,老板的明星光环是把双刃剑,明星通过粉丝号召力,给店带来流量与关注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审视与争议,店里食品及服务的任何细节,也都会被人拿着放大镜来审查。
03 挤掉泡沫后,餐饮品牌开始“去明星化”
代言或者投资一家火锅店,对于明星来说是一件性价比极高的副业,顺风顺水时期,明星们只要来火锅店亮个相,经营一下“实力派“或”高颜值“人设,就能引来大量拥趸,光是不菲的加盟费就能赚的盆满钵满,在短期内给明星带来巨大的回报。
大部分的明星并未参与火锅店的运作,他们在官宣火锅店时用词都是“品牌合伙人”,选择以分红的方式挂名获利,类似于“代言人”,真正的运作者是明星背后的实控人以及代运营公司。
比如贤合庄采用的就是代运营模式,火锅店的实际运营方是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在至膳公司运营之下,明星是个营销噱头,吸引粉丝和消费者们来到门店,为线下火锅店引流。
然而即使有明星背书,开店并没有那么简单,饭店面向的是所有人,食客不是粉丝,情怀也无法支撑,久而久之,火锅实体店的“麻烦”也在显现:食品质量管控、突出卖点不明显、赛道竞争激烈,提升店面坪效成了老大难,而且饭店只要一出负面新闻,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将矛头对准明星。
所以这两年,明星纷纷开始脱离火锅零售等实体业务,陈赫不是第一位退股旗下餐饮公司的明星,这两年,不少明星纷纷退出自创品牌股东名单。
2021年9月,薛之谦的“上上谦火锅”的主体公司注销,薛之谦退股;2021年11月,据中国网财经报道,火凤祥被曝投资人拉横幅维权,11月9号,郑恺持股70%的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业退出火凤祥股东行列。
对于餐饮品牌来说也是一样,出道跟明星沾了边,享受到明星背书的利好,自然也要承担起面向消费者、加盟商的责任,否则等待品牌们的,必然是负面新闻曝出后,明星效应的反噬——无数的粉转黑,跌落只在一瞬间。
换言之,卸下明星光环,餐饮品牌或许还能活得更久一些。
参考资料:
《明星餐饮店持续退潮!陈赫旗下企业退股贤合庄》,AI财经社;
《高开低走,明星火锅店的“局中局”》,互联网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