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供应端来看,目前全球化肥供应量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欧洲地区大约1000万吨的尿素产能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如果冬季之前天然气供应情况不能得到缓解,国际尿素供应可能不得不再次面临紧缺的局面。
从需求端来看,目前全球粮食危机正在逐渐加剧,各国通过各种方式在积极保障本国粮食供应。同时,随着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对化肥的需求也在稳步增加。根据IFA预测,本年度全球化肥需求增速将有望突破3%。

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随着食品价格飞涨,越来越多的粮食生产国正在限制出口以稳定价格并保护本国市场。根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追踪的数据,粮食贸易保护让全球卡路里交易量的17%不得不留在了国内。
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多达20几个国家实施了粮食出口限制,而超过三分之二的限制针对的是小麦、大麦等谷物出口。4 月下旬,印度尼西亚禁止大部分棕榈油出口,以保护国内食用油供应。该禁令将世界其他地区与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商隔绝开来;由于印度酷热的热浪削减了产量,同时国内食品价格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印度5月份的小麦和糖出口禁令给世界粮食市场带来了新的打击。而近期,泰国和越南也试图联合提高大米出口价格。当然,如果全球粮食供应短缺持续得不到改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粮食出口限制的行列。
同时,出口禁令也影响和波及到了能源市场。谷物和植物油是生物燃料的主要来源,随着化石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各国也试图通过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随着欧盟对俄罗斯能源禁运后,生物燃料将会变得特别有吸引力。
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由于欧盟40%的天然气和27%的石油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目前欧盟已经处在能源危机之中。而2021年,美国、巴西和欧盟用于生产生物燃料所消耗的粮食就高达3亿吨,相信2022年会有增无减。

全球濒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粮食和化肥供应短缺,以及越来越多的食品保护主义,正在让全球经历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
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数据,全球有8.11亿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2.76 亿人生活在饥饿的边缘,近4900万人生活在饥荒边缘。面对不断加剧的粮食危机,许多人不得不减少进食,特别是那些将大部分收入花费在食物上的家庭。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预估,由于冲突、极端天气和经济冲击,包括疫情的影响,今年将有41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8亿人将陷入粮食危机。这些可怕的预测并未完全考虑战争的潜在影响。

全球粮食危机将何去何从?
可以确定地说,如果没有俄罗斯、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的粮食和化肥,就不可能解决当下的粮食危机。
目前,俄罗斯表态,愿意出口粮食缓解全球粮食危机,但前提是西方国家需要取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而从化肥来说,保证化肥供应稳定则尤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着未来的粮食产量。
目前决定市场的核心是冲突及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何时结束。尽管全球粮食库存处在历史低位,但问题更多在于供需错配而非库存不够。如果冲突和制裁能够及时结束,一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重返国际市场,则全球粮食和化肥供应短缺就能得到缓解;二是能源价格也有可能快速回落,从而降低化肥生产成本,保证未来的粮食产量。

总之,疫情、极端天气等带来的供应链中断让全球粮食陷入短缺之中,而俄乌危机更是加剧了这一困境,让俄乌粮食、化肥重返世界市场,或许是应对当下粮食危机的唯一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