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店模式,也给孩子王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被罚50次,一半因为卖假货
正如日本当年的阿卡佳,因为店面大、开店多,孩子王长期垄断母婴市场。
然而随着店开得越来越多,孩子王的顾客逐渐发现,它的很多产品都名不副实。
在百度上搜“孩子王假货”,得到的结果居然有88.6万条。
离谱的是,消费者投诉最多的不是衣服、玩具,而是婴儿贴身用品,纸尿裤。
国际品牌花王、尤妮佳是假冒重灾区,米菲等品牌就直接是质量问题,有大块污渍的纸尿裤图片,被消费者明晃晃摆在黑猫投诉的页面上。
因为信任孩子王,很多家长还在孩子王的APP买美妆。
然而这种信任,却被孩子王傲慢得踩在地上疯狂碾压,谁要是提出孩子王卖假货,得先到检测机构做一份鉴定。
应客服要求,一位消费者还真把自己的鉴定报告发到了网上:
产品问题还能把锅甩给品牌方,毕竟假货这种事,最大的责任在供应商。
但有关服务的投诉,能把锅甩给谁呢?
在黑猫投诉上,消费者拿着自己的订单,卑微地向第三方求助,求助原因很简单,他们下了单,但孩子王不给发货,退货还很难。
种种触碰底线的做法,孩子王可以说是明知故犯。
自2018年至今,孩子王就是监管的重点关注对象,罚了他50次,有28次都是因为售假或产品不合格。
在它的五大供应商里,每一家都有过售假的黑历史。
比如2020年的大客户“同心妇幼”,拿到了孩子王8400万订单,却有3条处罚信息是产品不合格;第二大供应商“上海蛙品”,更是多次“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究其原因,孩子王场子铺得太大,不仅成本高企,管理也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