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无论何种单位,固定资产都是其运营与发展的有力保障。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之所以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风险防范,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在该前提目标下,再对固定资产进行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从而提高资产利用率。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和风险防范,有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然而当前,纵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现状,不难发现,在该类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亟待改进。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分析
第一、固定资产登记不规范。大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采购时,往往记录与核算资产成本,但是常忽视资产登记,尤其是缺少固定资产卡片账。此外,对上级主管单位拨付的固定资产或者接受捐赠所得的固定资产,存在不及时入账的情况。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从而导致期末盘点时出现固定资产盘盈的情况。
第二、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不规范。有些单位早年建造办公楼等时,在在建工程中进行会计核算,工程竣工结束后,没有对该部分在建工程进行固定资产的转入。多年后,不仅依然可查到相关的在建工程记录,而且资产盘点时出现固定资产盘盈现象,造成账实不符。
第三、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报废或调出的处理不规范,导致很多已无法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项目长期挂账,没有及时核销。资产盘点清查时,出现资产盘亏、盘盈的现象。近年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盘亏,很可能是由于按国家规划拆迁拆除后没有及时核销所导致。而财务人员没有及时入账,可能是由于相关人员并未将政府行为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沟通不及时,财务管控意识也过于薄弱,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和风险防范加以重视。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
1、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薄弱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上级归属并不统一,既有归属于财政部门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也有归属于国资部门管理的单位。不仅如此,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相对混乱,管理职责并不明确,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部门与岗位权责不清。再者,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知度不足,重视程度不高,间接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很多单位对资产使用与处置缺乏严格的审查,也没有针对资产移交等予以明确规定,对固定资产方面的审计也相对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