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一季度成绩单近日均已出炉。从财报数据来看,三家车企各有亮点和不足。营收数据最佳的蔚来汽车销量却最低;作为销量王者,小鹏汽车的毛利却不足理想汽车的一半;理想汽车产品单一,但毛利率最高,且销量不低。截至目前,三家均未摆脱亏损局面。此外,“蔚小理”还在加速推出新车型,并努力向自己“不熟悉”的市场领域渗透。
未摆脱亏损局面
2022年一季度,蔚来以99.1亿元的营收坐上头把交椅。但与此同时,整车毛利率仅为18.1%,较去年同期的21.2%明显下降。净亏损17.8亿元,同比扩大295.3%。
毛利率的下跌,与电池成本上升密切相关。蔚来CEO李斌表示,由于电池成本上涨确实较高,二季度毛利率仍面临很大挑战,预计将低于一季度,且三季度毛利率反弹幅度也有一定不确定性。
交付量最高的小鹏也没赚钱。小鹏汽车一季度整车毛利率最低,净亏损也达到了1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16.2%和32.1%。对于毛利率的下降,小鹏汽车方面同样归因于原材料成本上涨。
而得益于毛利率的大幅增长,理想的净亏损由2021年同期的3.6亿元降至1090万元。虽仍呈亏损状态,但已实现同比减亏超90%,有望率先营利。
“在‘蔚小理’三家车企汽车销量差距不大的背景下,理想汽车亏损最少的原因是旗下只有一款车型,规模经济效益相对最好,利润自然就高。”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但产品单一也存在风险。张翔认为,单一产品也意味着供应商种类单一化,一旦某条供应链出现问题便会造成生产交付大幅延期。
随着一季度收官战报的相继发布,坊间对“蔚小理”的增收不增利讨论诸多。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现言谈营利为时尚早。“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目前仍处于对产品研发、渠道布局等追加投资的投入阶段,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亏损是正常现象,巨头特斯拉在营利之前也历经多年亏损。此外,‘蔚小理’当前年产销量仅为十万辆左右,在提升产销能力前,还远达不到营盈亏平衡点。”
技术研发不能松懈
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研发周期长是投身汽车产业必备的三个长期能力。作为资本加技术密集的行业,新能源领域需以大量、持续性资金投入和强大的高新技术为支点。
前有新能源领军车企特斯拉、后有杀入新能源赛道的传统车企,旁有小米、华为、百度等科技型企业跑步入局…….与此同时,研发营销重金投入的新能源汽车战场愈发拥挤,这也意味着“蔚小理”需要在研发和营销方面下足功夫。
中国商报记者梳理财报发现,“蔚小理”三家车企的研发投入均大幅增加。其中,蔚来为17.61亿元,同比增长156.6%;小鹏为12.2亿元,同比增长128.2%;最会“过日子”的理想也加大了研发投入,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