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 > 理财

国务院关于202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常驻编辑 理财 2022-06-25 决算   疫情   年中   支出   预算   财政   收入   资金   中央   政策   基金   报告
JS1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政策效能,保持对经济稳定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JS1拜客生活常识网

2021年,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JS1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有效实施财税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和发展基础。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多渠道筹集资金、保持必要财政支出总量,同时调低赤字规模,赤字率下降至3.1%,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取向,并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持续加大投资补短板力度,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执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上年,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对直达资金单独调拨,进一步优化流程和监控体系,提高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效率,预算下达加快,资金到达市县基层时间大幅缩短,总体上支出进度较快、使用安全规范。各地通过直达资金安排项目约43.2万个,累计支出占中央财政下达的95%,涉及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等多方面,为市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提供财力支持。完善助企纾困政策。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的支持,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取消、免征或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对煤电和供热企业给予缓税、注入资本金等政策支持,保障民生和生产用能。减税降费既助企纾困又涵养税源,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去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在60个城市开展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引导降低担保费率。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全年新增再担保业务7542亿元、新增服务市场主体72.5万户,分别增长79%、165%。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统筹用好就业补助等资金,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稳岗返还等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JS1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改革完善科技投入与管理。把基础研究作为投入重点,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720.91亿元、增长15.3%。建立适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足额保障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经费。推动出台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坚持能放则放、应放尽放,提出大幅精简预算科目、下放预算调剂权、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等7个方面25条政策举措,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更大、激励力度更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立国家实验室经费稳定支持机制,支持首批国家实验室组建运行。加大对中央级科研院所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稳定支持力度,支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韧性。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允许提前清缴核算让企业尽早受益,实施“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运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支持1300多家“小巨人”企业发展。统筹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产业链补链强链,促进短板产业加快国产替代和技术迭代。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大幅增长。JS1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7200万亩,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60%的产粮大县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为1.8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应对农资价格上涨等影响,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大幅增加制种大县奖励资金,加快核心种源技术攻关,支持开展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提升种业全链条发展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定主要帮扶政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比上年增加100亿元、达到1561亿元,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大支持力度。在832个脱贫县延续实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着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和持续增收。继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支持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298个农业产业强镇。围绕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等重点,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持续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示范样板。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支持,缩小区域间人均财政支出差异。出台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财税政策,落实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相关财税政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制定“十四五”时期支持新疆、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财政政策。实行企业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等政策,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相关阅读:

  • 36氪首发|建筑工程管理协作平台「筑世科技」获千万级天
  • “亚洲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晒成绩单,平均每天营收近60
  • 2022年春节还会有疫情吗
  • 时空伴随者是什么意思
  • 2022年冬奥会疫情还开得了吗
  • 《碟中谍7》再次推迟上映,受北美疫情影响,好莱坞多部大
  • 2021年10月份可以办酒席吗
  • 2021国庆节会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吗
  • 疫情防控中心打电话调查是怎么回事
  • 疫情防控中心打电话要身份证号可信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