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晶圆:2022 年 ASP 预计进一步提升,2024 年前产能均已售罄
2021Q4 及全年营收创历史新高。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ASP 增加以及产品结构优化, 公司 2021Q4实现营收 158 亿新台币,同比增长 11.4%,环比连续九个季度增长。2021 年全年营收 611 亿新台币,同比增长 10.4%。2021Q4 单季度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到 41.3%,全年毛利率 38.1%,达到历史第二高水平。公司所有尺寸、所有型号的产能自 2021 年中开始都持续满载,新增订单价格上升,截至 2021 年底公司预收款达到 286 亿 新台币(约 10 亿美金),单四季度新增预收款 62 亿新台币。公司看到 2022 年预收款仍 在持续增加,并预计 2022 年仍将保持产能满载,ASP 增加以及产品结构优化。2022 年 前两个月,公司分别营收 52.16/53.56 亿新台币,同比增长 14.67%/16.15%。
下游需求旺盛,36 亿美金资本开支全球扩产。公司计划总资本开支 36 亿美金用于新建 产能及原有设施扩产。欧洲:意大利子公司 MEMC SPA,在原来的晶体生长模块规划基 础上,增加新的 12 英寸抛光和外延片硅片模块,共同构成公司在意大利的第一条完整 的 12 英寸硅片产线,预计 2023Q2 开始运行。欧洲除意大利外,丹麦产线也将进行扩 产;美国:扩产 300mm SOI 及 SiC 外延片;日本:扩产 300mm 退火片以及外延片; 韩国:建设新硅片厂;中国台湾:扩产高端 300mm 外延片,并会大规模扩产 SiC 和 GaN 产能。 2024 年前产能均已售罄。公司 2022、2023、2024 年产能已基本售罄,现有设施的扩 产几乎都被长协订单覆盖。展望 2022 年,ASP 预计较 2021 年进一步提升,从二季度开 始还会有新的长协订单增加。由于公司收购 Siltronic 的计划于今年 2 月才被德国政府否 决,因此与客户在新建产能(Greenfield)的长协订单仍在商定中,目前新厂寻址暂时 未定,仍需几个月时间确定,但与设备等供应商的协商已经在同步进行中。
![](http://imgq8.q578.com/ef/0625/58be20033838dbe5.jpg)
2021 年全球硅片出货面积及营收双创新高。根据 SEMI 统计,全球整体来看,2021 年 半导体硅片营收规模达到 126 亿美元,出货面积达到 14,165 百万平方英尺。硅片已成 为数字化转型及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承载体,受下游汽车、工业、物联网等旺盛需求驱动, SEMI 预计 2024 年全球出货面积增长到 16,037 百万平方英尺。
复盘半导体硅片价格,2009-2011 年在后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主要硅片制造商取消扩 产计划导致供给端收缩,因此硅片价格呈小幅上升趋势。但 2012 年开始,硅片价格开 始不断下滑,硅片价格由 2012 年的 0.96 美元/平方英寸下降至 2016 年的 0.67 美元/平 方英寸,主要由于制造商扩产计划顺利实施使得硅片市场产能过剩。在经历了六年的持 续下滑后,硅片价格在 2017 年重回上升通道,2017-2019 年硅片价格由 0.74 美元/平 方英寸上涨至 0.95 美元/平方英寸,主要由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市场快速发展、5G手机 的快速渗透带来半导体终端市场需求强劲,市场供需结构发生变化。
我们认为,当前或再现 2016-2018 年上一轮全球半导体硅片需求和供给的“剪刀差”。 上一轮硅片供需失衡在 2016-2018 年,根据 SEMI 数据,彼时硅片单位面积价格上涨了 33.5%,半导体硅片厂商营收及盈利水平实现了快速提升。我们认为此轮行业供需失衡 有望再现上一轮硅片供需“剪刀差”带来的硅片涨价,从硅片龙头厂商近期营收及法说 会口径可以看出,信越化学、SUMCO、GlobalWafers 等营收及业绩预期强劲,当前新 增产能有限背景下,涨价是重要营收驱动因素。同时海外龙头新增产能均预计在 2023 年下半年才能陆续开始爬坡,行业长协订单比重增加,我们判断当前硅片行业供需失衡 将至少持续至 2023 年底。
![](http://imgq8.q578.com/ef/0625/617c2328f138d600.jpg)
从中国台湾硅片进口数据也可以看到,上一轮“硅片剪刀差”2016-2018 年 12 英寸硅 片价格提升明显。本轮价格也有逐步提高的趋势,2021 年 12 月 ASP 较 2021 年 1 月提 升了5.1%,进入2022年价格提升更加明显,2022年2月ASP较2021年12月13.2%。 考虑到台积电目前主要晶圆厂均位于中国台湾,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全球来看硅片价格提升具有较高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