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暴跌的恒瑞医药,还能爬起来吗?
声明: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作为曾经的仿制药龙头,靠着抗肿瘤、麻醉、造影剂和降血压等药物,恒瑞医药的营收从2015年的93亿一路狂奔至2020年的277亿,5年时间增长为原来的3倍。同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净额从20亿出头最高增长到近40亿元。
今年4月下旬,恒瑞公布了多年以来最糟糕的一份年报:2021年营收259亿,同比微降6%;而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45亿,同比大幅下降2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42亿,同比大降29%。
唯一增长的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净额为42亿,同比增长23%,甚至比2019年的38亿还多。这主要是因为当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了8.5亿元而导致公司当年支付的各项税费比往年少了近12亿元。
那么,医药一哥面对国内医药市场的宏观大变局,以及国内外创新药研发和销售的激烈竞争,在市值上摔了大跟头,还爬得起来吗?
重视回报股东的一股清流
站在中小股东的角度,不得不说恒瑞医药是一家公司治理良好、财务管理稳健规范的非常本份的企业。
在资本市场混迹久了,就经常看到很多吃相极差的大股东和管理层。
比如,高商誉收购自己的垃圾资产掏空上市公司;大额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给自己开比肩国际大药企高管的天价薪酬,全然不顾自己的公司市值和业务量都小的可怜;频繁大额地减持套现;不分红或很少分红,却通过无休止地增发或配股反复向二级市场圈钱;热衷于拆分上市和对管理层进行所谓的股权激励而捞的盆满钵满……
不一而足,罄竹难书。
相比之下,从来不玩这些“花活”的恒瑞医药,绝对是一股清流。
恒瑞上市20余年累计分红57亿元,是其累计融资额的12倍。分红融资比在全市场4800个公司中排名第16位,在上百家医药公司中排名第一。恒瑞的自我造血能力和内生性增长无愧于医药一哥的称号。
公司几乎没有关联交易。公司销售产品没有大客户依赖,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公司年销售额10%左右,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29%左右。
在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面,孙飘扬的报酬为190余万元,公司多个副总的工资都在400 500万左右,所有高管薪酬合计6500万元左右。
2021年,恒瑞支付给职工的总工资为71.4亿元,高管薪酬占比连1%都不到。即便是股权激励,已经授出的近3600万股,绝大部分都授予给了中层干部,高管获配250多万股仅占其中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