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有的公司靠着资本市场上融的钱,在一年营收不过几千万且尚有巨额亏损的情况下,却给自己开大几千万上亿的工资,甚至一个人的工资占了公司员工总成本的30 50%,与恒瑞对比就显得尤其夸张和滑稽。
财务状况非常健康
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基本面,基本都体现在“体检表”(资产负债表)上了。
据公司2021年合并资产负债表,恒瑞医药没有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等有息负债;账户上有货币资金136亿、交易性金融资产51亿,以及计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的3.6亿结构性存款。
由此计算,恒瑞医药账户上的净现金为190亿人民币(对应当年利息收入为3.67亿元)。按照2021年研发费用近60亿元计算,恒瑞账户上的现金可以满足未来至少3年的高投入研发需求,何况公司每年还有40亿左右的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在经营端资产和负债方面,公司应收账款46亿、应收票据11亿、应收账款融资12亿、预付款10亿、存货24亿;应付18亿、应付票据4.6亿、合同负债2亿;存货规模占当年营收的10%不到,应收端合计比应付端多50多亿,占当年营收的20%左右,还算合理。
再看非流动资产方面,公司长期股权投资2亿、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61亿(营收为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4倍以上)、使用权资产1.5亿、无形资产4.4亿(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开发支出2.6亿,商誉为零。
无论放在哪个行业,这都是一份非常健康的财务报表;放在众多Biotech企业忧心未来现金流的创新药行业,恒瑞不仅可以自身造血满足研发需求,甚至同时还可以给股东分红。
此外,恒瑞医药上市多年没有再融资,如果实在有必要,也可以增发一次股份狠狠募集一大笔研发所需要的资金,仅仅这一点,对很多Biotech公司来说都是奢求。
苦练内功重研发
恒瑞从2017年到现在,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近200亿人民币,最近2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均在20%左右。
从2017年到现在,公司员工中的博士人数从198人增长到2021年的648人,硕士从1486人增长到3407人。
2021年,公司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71.4亿(人均年薪29万),相较于2020年的56.3亿有大幅增加。
2021年和2020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9亿和50亿,其中直接人工费分别为20亿和14亿。由此计算,研发人员的平均工资为36万(高于一般员工的平均薪酬)和30万。
研发人工费用的增加反映了博士数量的增加和海外研发团队的扩充,也显示出恒瑞医药投入重金招揽高层次人才,深耕研发,以期望做出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