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洞察分为三部分:一是主流消费群体的结构洞察,二是主流消费群体的集体行为特征洞察,三是消费者生活方式洞察。众所周知,“95后”和“00后”即将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军,这是主流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95后”“00后”被称为Z世代,颜值至上、又宅(懒人经济)又嗨(愿意为体验买单),民族自豪感更强、更爱国,对新国货品牌情有独钟,这是主流消费群体的集体行为特征。
上述两个变化,多数企业家和企业的操盘手都洞若观火,但对第三个洞察——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关注不够。造成消费者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除却科技进步外,更多的是2年多来疫情反复带来的负效应。
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变了
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其一,习惯了出门戴口罩,排队做核酸,扫健康码看行程码。造成的影响是非必要不出门、不出小区、不出市、不出省、不出国;能用线上解决的手段,就少用线下手段,比如购物、社交沟通等;运动量和健康锻炼手段增加了,室内锻炼成为热门。
其二,信息获取方式变了,“两微一抖”、B站、小红书成为线上信息的第一源头。中国人的信息获取量正在从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和平台电商转向短视频直播间等流媒体,短视频等流媒体信息获取渗透率超过70%。2022年5月,抖音日活跃用户7亿,抖音搜索月活跃用户5.5亿次,超越了百度的搜索量;2022年1月,小红书月活跃用户2亿,日活跃用户5500万,72%是“90后”,50%的用户在一、二线城市;2022年第一季度,B站月活跃用户2.94亿,日活跃用户7940万。
越是下沉市场,抖音、快手线上越活跃。在乡镇市场,男女老少集体刷抖音、快手成为习惯。看电视的少了,刷抖音、快手的多了。抖音的同城渗透率突破37%,差不多3个城市居民当中就有一个人在使用抖音;乡镇市场渗透率为67%,差不多每1.5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使用抖音。儿童和青少年的兴趣由沉迷动漫、游戏向沉迷刷抖音、快手、B站过渡。
其三,消费更理性,冲动消费大幅减少。拼团购物、小区买菜群成为日常生活消费形式之一;直播间刚冲动下单,几分钟后后悔又赶紧退单,直播的退货率居高不下;由追求最低价向高性价比过渡,国产平替(有性价比的国产品牌替代国外大牌)成为消费主流;线上线下全网全域比价、看口碑,成为下单前的标准动作。
品牌的变与不变
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变了,这是最大、最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将导致商业形态、传播模式、品牌营销方式的变化。一句话,消费者生活方式变了,一切都要跟着变化。
商业形态的变化
“在线便捷购物、线下社交体验”成为中国人的主流生活方式,能在线上成交的,喜欢线上成交(反正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品牌赠送的有运费险),到线下店铺只是享受权益,体验服务,参加社交。
目前,很多需要线下体验的业态,比如餐饮、酒店、电影院,很多人都是线上下单(一是便宜,二是可以随时退/改单),然后再去线下体验。尤其是Z世代,他们愿意在手机上一家一家地逛品牌的线上渠道店铺,而不太情愿去步行街或街边店一家一家地去逛实体店。线下渠道,他们更青睐到超大型购物中心去,毕竟这里能满足所有的生活和娱乐需求。再加上直播电商逐渐成为主流商业形态之一,线下店铺的商业形态将会发生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