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RG改革全面铺开的第120天,北京这座大三甲林立的医疗高地,终于为困在DRG里的新技术和新药打开了一个口子。
7月13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明确,审批通过的新药、器械和新技术,可以不参加DRG分组付费。
这也意味着,医院里部分新技术做一例亏一例的局面,有可能改善。
北京的文件刚一落地,市场为之振奋:创新药企、器械厂商的股价随即飙涨。
不少地方医保局的官员,也都在紧盯着北京新政,观望其效果、带给医保基金的压力和在本地实施的可能性 。
一位地方医保官员对八点健闻表示,“北上广属于医疗高地,新技术多,其他地区没有必要学北京。”
有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认为新政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能进豁免目录的项目很少。也有人质疑,除外支付只是打个补丁,无法完全解决DRG适应性不足、覆盖性差的问题。
长久以来,DRG支付方式改革与新技术的使用一直在互相拉扯,这股张力该如何平衡、破解?
困在DRG里的医生,堵在DRG之外的新技术
在北上广这类顶级医院成群的医疗高地,大批需要开展的尖端技术被堵在DRG之外,令临床左右为难。
在DRG支付的框架里,每一个病种都有一个固定的支付标准,医院的治疗成本一旦超过这个支付标准,亏损需要自行承担。
于是,医院和医生倾向于将医疗成本压低至地区平均价格以下,以创造出更多利润。这导致价格高昂的新技术、新药物,正悄然从选项中消失。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向八点健闻坦言,此前DRG政策对新药和新技术没有给出口,临床压力很大:一面是国外新药和新方法的倒逼,另一面是患者需求未被满足。在控制成本和医疗创新之间,矛盾显著。
截至目前,他的医院共有十多个新项目排队申请,大部分为肿瘤新药,但迟迟未能获批。
同样在等待的,还有各地的医生们。
几年前,东部一家三甲医院的血管外科医生李小明就开始用腔内热消融术——一种微创手术——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他开始向当地医保局提出新技术申请,他先是等了3年,杳无音讯。到2019年李小明所在的医院开始实行DRG改革后,希望便愈加渺茫。
按照国内外指南,腔内热消融术都是首选推荐。这种微创手术更安全、效果好、复发率低,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最小。但新术式使用的部分耗材,会超出静脉曲张病种的DRG支付标准。
“绝大部分地区是9000多块做一例静脉曲张,医保可以报销。但如果用腔内热消融术做微创,一根导管就近9000块,整体差不多一万七八,就做一个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