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和2020年洛阳钼业通过收购刚果两家自由港在刚果的公司,权益钴金属储量晋升为全国第一。但是在钴产量方面华友钴业依旧绝对龙头,其他玩家还有寒锐钴业。
3、镍矿方面
镍的供应来源根据矿石类型可分为硫化镍矿与红土镍矿。硫化镍矿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红土镍矿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宾、新喀、巴西等国家。由于硫化镍矿开采年限较长,易开采资源逐渐枯竭,当前以及未来镍 供应的增量主要来自于红土镍矿。

全球镍资源丰富,分布不均,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均有丰富镍资源。但镍资源生产集中,2021年东南亚地区的镍产量就占全球55%。2021年全球镍矿总产量为270万吨,其中印尼和菲律宾产量最大,分别占全球镍矿产量37%和14%。从生产商来说,全球前五大镍生产商分别为俄罗斯诺里尔斯克、巴西淡水河谷、中国金川、嘉能可和必和必拓,2020年五大生产商镍总产量占比全球产量约35.4%。

镍下游主要应用于不锈钢、电池、电镀、合金等领域,其中不锈钢为最大 应用领域,占比达到 70%,因其对镍用量基数较大,未来仍将作为拉动镍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爆发式增长,镍下游需求中电池用镍需求增速最快,其在总需求中占比预计将持续提升。
一、上游:材料
1、正极材料
锂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起主导作用,且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也较高,为30%-40%。锂电池按照正极材料体系来划分,主要分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技术路线。

钴酸锂成本较高、寿命较短,主要应用于3C产品;锰酸锂能量密度较低、寿命较短但成本低,主要应用于专用车辆;磷酸铁锂寿命长、安全性好、成本低,主要应用于商用车;三元材料尤其是NCM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寿命较长,主要应用于乘用车。目前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行业主流路线。磷酸铁锂受益于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增长带动,将成为未来5年增长最快的正极材料。
从竞争格局来看,近年来钴酸锂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头部集中化趋势逐步显现。2021年上半年,厦钨新能、杉杉能源、盟固利新材料、巴莫科技、格林美占据钴酸锂市场份额前五,市场份额分别为42%、14%、10%、9%、6%,累计占比高达82%。钴酸锂的高集中度与高低端产品显著分层、高端产品壁垒提升、整体市场已走向成熟密切相关,未来高电压钴酸锂等产品或促使产品壁垒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我国三元材料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容百科技以1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巴莫科技、当升科技、长远锂科紧随其后,市场份额均为10%,各厂商间的差距相对较小,行业格局较为分散。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集中度较高,湖南裕能和德方纳米两家独大。其中湖南裕能市占率为22%,处于龙头地位。其次是德方纳米,占比20%。

2、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影响锂电池的容量、首次效率、循环性能等。负极材料由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形成。负极材料在动力电池成本的占比约为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