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铜箔
锂电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充当负极活性材料的载体;在锂电池成本占比不高,大概在5-10%左右,但对电池综合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锂电铜箔是锂电池不容忽视的重要部件。根据厚度不同,锂电铜箔可分为薄铜箔(12-18微米)、超薄铜箔(6-12微米)和极薄铜箔(6微米及以下)。由于新能源汽车对能量密度的要求较高,动力电池倾向于采用厚度较薄的超薄和极薄铜箔。
受益中国新能源汽车以及锂电池行业较快发展,中国锂电铜箔发展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产品涵盖薄铜箔、超薄铜箔和极薄铜箔。目前中国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锂电铜箔生产国,2015-2021年中国锂电池铜箔行业平均增速高达80%。

目前我国6纳米锂电池铜箔市场较为广阔,但传统7-8纳米铜箔市场竞争激烈。
2020年我国锂电池铜箔出货量排前五的分别是龙电华鑫、诺德股份、嘉元科技、铜冠铜箔与九江德福,龙电华鑫以18.4%的市场份额暂居第一。

二、中游:设备与电池厂商。
1、设备
先来了解一下电池生产的流程,把正负极材料分开均匀搅拌成浆,搅拌后的正极材料涂抹在铝箔上,负极材料涂抹在铜箔上。正负极材料之间用隔膜隔开,涂布后的极片进一步压实,提高能量密度。然后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切片、烘烤、卷绕、入壳、注入电解液等,最后进行封装测试。
其中所需要用到的锂电池设备包括真空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卷绕机、注液机、检测机等。锂电池设备主要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前段设备价值量最高,主要由日韩企业把控。我国在锂电设备中后端制造生产方面技术领先,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价格方面优势明显。从营收规模来看,先导智能是设备领域绝对龙头,2021年相关业务营收为69.56亿。其次为赢合科技,相关营收49.07亿,其他企业还有科恒股份、璞泰来、杭可科技、华自科技等。

2、电池厂商
从全球来看,目前,中国主导了全球锂离子制造市场,我国锂离子电池产能占世界产能的约77%,其次是美国,占比仅有9%。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92.13吉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排名前十五动力企业合计装机量约为281.58吉瓦时,占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96%。
其中,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最高达93.7吉瓦时,市场份额32.1%。LGES排名第二,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0.3吉瓦时,市场份额分别为20.6%、16.0%。此外,国内的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进入前十。

三、下游:应用领域
锂电池下游细分市场主要为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和消费锂电池,其中,动力电池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电力系统,消费电池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手机等消费电子。

从全球锂电池产量来看,动力锂电池占据了主要的产量份额,达到了70.8%,其次是消费锂电池,锂电池产量市场份额为22.2%,储能电池的市场份额最小,为7%。随着全球各国“碳达峰”战略的提出,全球各企业纷纷部署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线,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蓬勃发展有望推动动力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