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跑不通
在争夺“知识付费第一股”这件事上,罗振宇并不是唯一。2019年,吴晓波的公司巴九灵15亿元卖身全通教育,想要借壳上市冲刺A股,结果泡汤了。随后,巴九灵想自己上市,但至今还在做上市辅导。
上市难产,说明知识付费公司的想象力有限,始终不被资本市场接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知识付费只是被包装过的旧事物,本质上就是把二手知识重新整合并贩卖,这件事没什么技术门槛,公司和平台难以形成真正的核心壁垒,其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是一大问题。
用户是为优质内容买单,而不是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头部的内容生产者就有更强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得到”等平台不过是相对较大的知识付费渠道。很难说得清,平台的流量是自己的,还是知识大V加持的。
过去几年,“得到”平台的头部讲师展现出惊人的吸金能力。2019年至2021年,头部讲师吴军的贡献收入分别为2020.29万元、1635.67万元以及2144.65万元,贡献前五的讲师总收入分别为8551.71万元,8214.86万元以及7759.15万元,占课程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40%、25.86%和19.51%,而讲师的分成比例一般为销售额净收的50%。


来源:思维造物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