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庆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复旦-斯坦福中国金融科技与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振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22年第5期
导语: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建立数字人民币国际示范区,有助于推动大湾区跨境数字人民币合作创新,进一步优化跨境数字人民币业务,为内地和港澳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同时,通过寻找和应用适合跨境零售支付的应用场景,提高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领域的适用性,能够为未来更多场景和更大规模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做好准备。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和三种社会制度,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水平和跨境金融服务便捷程度均有待提升。这既为大湾区先行先试数字人民币带来挑战,也为大湾区建立数字人民币国际示范区提供了重大机遇。
当前,数字人民币在满足内地零售支付需求的同时,也具备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的技术条件。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建立数字人民币国际示范区,有助于推动大湾区跨境数字人民币合作创新,进一步优化跨境数字人民币业务,为内地和港澳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同时,通过寻找和应用适合跨境零售支付的应用场景,提高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领域的适用性,能够为未来更多场景和更大规模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做好准备。
建立数字人民币国际示范区的现实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广东省是中国第一经济人口大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无论是进出口总额还是吸引外商投资金额均在全国居于首位。香港和澳门都是市场化的成熟发达经济体,也是国际自由贸易港,在经济运转、法律规则、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与西方国家高度接轨。粤港澳三地同处在一个湾区,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吸引力强,同时,文化同源、人缘相亲、市场互补,已经基本形成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因此,高度发达且开放的区域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和体制机制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作为中国最早布局数字经济政策的省市之一,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成效显著,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前列。同时,香港地区5G商用步伐逐步加快,各行业数字化进程明显提速。澳门地区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和数字政府等公共服务数字化领域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发展数字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对冲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传统产业发展减速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极大促进了大湾区居民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线上金融服务需求,为大湾区建设安全、通用和普惠的新型零售支付基础设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多层次和全方面的跨境金融合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