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 > 理财

钮文新:货币政策表述“少了点”什么?

常驻编辑 理财 2022-08-14 结构性   货币政策   漫灌   箭在弦上   大水   央行   中国   名义   货币   稳定   金融   经济   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8月10日,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按照以往规律,A股市场一般都会借此观察中国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表述,并以此判断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总体货币松紧程度。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按照报告,此次货币政策表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倾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体而言,就是把握内外、松紧、长短、总量与结构、数量与质量、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等央行各个相关方面的工作之“度”,及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结合今年以来的央行各个时段的表述,应当说“一切正常”。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然,正常中不是没有变化。比如,全部表述中少了一个提法:保持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实际上,这个提法源自央行一贯采取的一个控制公式:M2增速=GDP增速+CPI增速+1%到2%;其中,“GDP增速+CPI增速”就是GDP名义增速,那为什么还有1%到2%的多余?这实际是当年中国市场化改革初期,大量资产货币化过程中所对应的货币供给,但中国资产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后,这个“小尾巴”也就消失在央行的考虑当中了。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尽管如此,“M2增速=GDP增速+CPI增速”的考量是否适合?现在看,已经有不少经济学家对此提出疑问。毫无疑问,货币政策是国家经济重要的调节工具,经济疲弱时,货币政策就该宽松一些,相应的M2增速也该高一些,反之亦然。但如果央行调控过程中,M2增速受到名义GDP增速的制约,也就是说,如果不管实际GDP高低,央行只依据名义GDP高低去调节M2增速,那这样的控制会不会导致中国实际GDP失速?毕竟,稳经济需要的是实际GDP增长,而不是名义GDP增长。尤其是当下,中国CPI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冲击的风险很大,它同时会对中国名义GDP构成影响,如果因为CPI过高而导致名义GDP过高,从而强行收紧货币,那中国实际GDP增速必将受到抑制,这是否会与稳增长的总体目标相悖?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稳经济要求货币政策主动作为。央行能够去掉这个表述,而承诺主动作为,这是值得肯定的。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对于“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的提法个人有不同意见。“大水漫灌”和“不超发货币”的表述存在含糊的一面,不知道这个“水”是指基础货币,还是指M0/M1/M2?“大水漫灌”应当是指M2增速过快,数量过高。之所以导致这样的结果,恰恰是因为基础货币投放过少。这样的区分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所谓 “不搞大水漫灌”或“不超发货币”的表述中,并未得到准确体现。oWq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样的“含混”会导致负面影响。比如,每当降准、降息(或升准、升息),投放或回笼MLF,甚至加大或减少短期逆回购力度——这类只关乎基础货币收放,或只是关乎资金期限结构调整,而不一定提高或压低M2增速的央行行为出现,市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立即就会高呼“放水”“收水”,从而导致不明就里的投资者被误导。

相关阅读:

  • 银行存款利率超过4%,有储户抢着存,内行人:多考虑考虑再决
  • 手上有10万,是存银行还是买理财?怎么选合适?
  • 坐看云起
  • 拾年|央行: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数量和投放规模控制在合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过去十年我国坚持稳健货
  • 王红英:原油等大宗价格大跌缓解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
  • 促进我国消费潜力释放与结构升级
  • 开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0.2%,玻璃玻纤行业领涨
  • 面对物价、房价变化,货币政策将如何应对?央行最新披露
  • 国盛证券:市场风格或将改变,适当关注超跌白马股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