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保供刺激,内蒙古等地民爆产品需求空间广阔。
从能源保供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202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 占比 56.80%。
从生产地域看,近年来我国原煤生产的地域集中度持续提高,山西、内蒙古、陕西是我国的富煤区,2021年晋蒙陕三地的原煤产量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72%。“十四五”期间,内蒙古作为能源保供地,民爆产品需求空间广阔。
民爆行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充分受益。
我国加速进行民爆行业出清工作,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据工信部数据,“十三五”时期,我国民爆产品生产企业数量由 145 家减少至 76 家,民爆企业生产总值的 CR10 由 41%提升至 49%;淘汰关闭生产场点 28 个,拆除生产线 89 条,压减包装型工业炸药许可产能 39 万吨,企业现场混装炸药产能占比达到 30%。
另外,“十四五”时期,民爆行业产能出清将持续,将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目标之一是“形成 3-5 家具有较强行业带动力、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民爆一体化企业(集团)”。
民爆行业集中度提升显著。
从民爆产业集中度看,2015年我国民爆行业前 15 名集团的市场份额占比为 50.70%,其他集团占比为 49.30%;2020年我国民爆行业前 15 名集团的市场份额占比提升至 59.50%,其他集团占比为 40.50%,我国民爆行业集中趋势显著。
一体化与安全性提升为大势所趋。
“十四五”时期,国家鼓励民爆行业加快协同发展,支持头部企业进行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打造民爆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鼓励民爆企业面向煤炭、金属矿山和非金属矿山、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实施个性化服务。
安全性方面,国家鼓励上下游企业以工业机器人、工业数码电子雷管芯片和起爆器、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制备系统等应用需求为重点,加快行业安全度提升。
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开启全面替代潮。
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又称电子雷管、数码雷管或工业数码电子管,即采用电子控制模块对起爆过程进行控制的电雷管,相较于工业雷管,数码电子雷管在安全性、使用便捷性、使用经济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坚决执行工业雷管减量置换为工业数码电子雷管政策,除保留少量特殊用途外,2022 年 6 月底前停止生产、8 月底前停止销售除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外的其它工业雷管。
工业雷管加速退出,电子雷管迎快速发展期。
首先,从工业雷管的产销量来看,2021年工业雷管产量为 8.9 亿发,销量为 9.05 亿发,均同比下降 6.9%;2018-2021年工业雷管产量从 12.52 亿发下降至 8.9 亿发,销量从12.6亿发下降至 9.05 亿发,下降幅度均超 28%,表明工业雷管正在加速退出。
电子雷管方面,其产量快速增加,由2016年的 179 万发迅速增长至2020年的 1.17 亿发,年均复合增速达184.33%,电子雷管迎来快速发展期。
2.2.矿服行业走向集中,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型
采矿业盈利大增,带动矿服行业景气向好。矿服与矿山开发为协同行业,矿服行业是矿山开发的上一环节,其发展情况与矿山开发联系密切,采矿业发展景气度提升,将带动矿服行业景气向好。近年来,我国采矿业发展呈现复苏势头。
营业收入方面,2021年我国采矿业营业收入为5.70万亿元,同比增长41.90%,2022H1同样保持高增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40%;营业利润方面,2021年我国采矿业营业利润为1.09 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5.20%,2022H1同样增速高企,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1.30%,达到 8728.4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