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到2022年,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一场行业的大震荡正在中国上演。压制房地产、互联网反垄断、教育大整顿,曾经最风光的行业几乎一夜之间都面临转型危机。与此同时,一些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周期长、微利、不太性感的康养产业正渐生高温。,
前几年,业内人士经常说,康养产业处于迷茫期和至暗时刻,但在我看来,理解康养产业的价值逻辑已经变了。
以前,我们从“盈利性”的角度来理解康养产业,从现在开始,请从“持续性”和“确定性”来重新理解这个产业。
找到持续性和确定性,才能享受下一个时代的红利。
未来康养产业的持续性和确定性就是两个:
一是中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七普调查数据显示,149个地级以上城市深度老龄化,到十四五期末老龄人口将是十三五期间的1.5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社会养老方式,并且伴随着中产规模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这是人口的红利;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红利,从房地产、保险企业、金融机构投入到康养产业的大企业、大资本。从宏观政策上看打击资本的无序扩张,是希望资本更多进入到和国家宏观政策相吻合的轨道,希望资本能够解决中国经济的短板。
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理解中国康养产业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握住趋势。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是康养产业爆发前的窗口期、红利期,从消费端到产业端都将涌现出大量机会。而做得好的这些企业,都是在慢回报的产业内善于顺势而为、稳健成长、保持平衡。
一、战略之争:追求核心价值,追求稳健成长,追求盈利为王
过去这些年,各行各业的许多企业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创造了很多奇迹。进入康养这个产业,企业要适应行业规律,成长要更加稳健。大部分经营不善的康养企业,问题都出在了盲目扩张,我们看到像亲和源这样的先行者轰然倒下,往往是因为盲目扩张、盈亏失衡。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有自己突出的核心,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客户、核心市场,这是企业的看家本领。中国目前的康养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区域时差和区域特色,跨越阶段或者忽略差异,甚至一套模式打天下,都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操作。
即使企业没有盲目扩张,在做专业的时候,也要把握发展节奏不能过快。如果发展过快,企业的人力、财力、管理能力都跟不上,就一定会出现问题。一定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是非常关键的。
康养产业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从规模驱动到了效率驱动,即如何高效配置资源、资金、资产,如何让产业回归到效益来推动产业发展水平。最早一批进入到康养产业的头部企业,万科、远洋、保利纷纷收敛聚焦、巩固基本盘,已经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开始更多地转向了内部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并且开始有意识地布局更加可控、节奏更加平缓,更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平衡。大而不强亦不是实力强企,外延扩张转向内涵跃升,才不会外强中干。
位于第一梯队的远洋养老,聚焦养老服务市场,选对了产业核心赛道,经过八年的摸爬滚打、持续深耕,正从内生走向外化,把已有的经验、能力沉淀下来,对外赋能、输出。其核心要义是“聚焦奔跑”,聚焦匠心服务、聚焦精细管理、聚焦价值创造,奔着独立发展跑,奔着全面盈利跑,奔着持续领先跑。这正是中国康养企业“竞争力觉醒”的代表性战略,它以自身强大的运营能力为基础,帮助自己爬坡过坎、持续领先,同时帮助其他企业提升核心业务和管理能力,让更多想参与到康养产业的企业把握时代脉搏,完成产业升级。
康养产业尤其是养老服务业的竞争趋同,产业发展初期混乱竞争时,谁先占有规模优势谁便受资本青睐,随着头部企业竞争逐渐回归有序,未来谁先实现业务的整体盈利回正,谁将具备市场话语权,谁具备业务、能力的多元发展可能性谁将抢得先机。养老服务企业的竞争,除了服务内容和品质的竞争,还将包括资产运营能力、资源获取能力、资本撬动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等的综合竞争,业务能力的复合性将决定未来业务延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