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 > 理财

离岸人民币破7,不需要过度忧虑

常驻编辑 理财 2022-09-20 人民币   央行   关口   汇率   人民币汇率   股价   货币政策   忧虑   房价   美元   市场

2019年8月5日,人民币汇率成功破7。在此之前,人民币汇率曾三次逼近7这一心理关口。

第一次是2016年底。受2016年底政府部门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并购、加强个人购汇信息统计申报影响,再叠加2017年美元指数回调以及央行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

第二次是2018年底。这次人民币贬值始于2018年4月,主要反映了美元指数回升、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影响,8月央行上调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并重启逆周期因子,年底人民币第二次成功守7。

第三次是2019年5月。受中美贸易谈判影响,2019年5月人民币汇率由前4个月的升值转为贬值,跌破6.90,再次逼近7;6月中下旬,受美元指数回调以及中美元首通话影响,人民币止跌回升;7月在6.88附近维持窄幅震荡。

事不过三。2019年8月5日,人民币汇率终于跌破7。当日,央行随即通过答记者问方式解释了破7的原因、后续走势以及对企业和居民的影响,有序引导市场预期。事后来看,人民币破7并未引发市场恐慌。破7当日,CNH与CNY差价由上一交易日的350个基点升至467个基点,VIX指数从上一交易日的17.6升至24.6;次日,境内外汇差收窄至278个基点,VIX指数降至20.2。

2019年5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教授指出,“我们现在完全是自己吓自己,人民币汇率如果由7变为7.1,中国并不会出现大问题。如果我们的贸易形势恶化了,那这时需要大幅度的贬值,那时敢不敢破7?如果那个时候破7,可能会产生恐慌。如果现在让汇率在7附近晃动,大家适应了就不会有大问题。”

上述贸易形势恶化时期恰好对应新冠疫情爆发初期。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中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人民币汇率自1月下旬开始震荡贬值,连续跌破6.9、7.0、7.1关口,跌势一直持续到5月末。假如在2019年8月形势相对较好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再次守住7的关口不破,2020年遇到新冠疫情,无论人民币汇率守7还是破7,都将产生更高的政策成本。正是得益于2019年8月人民币汇率及时破7,此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空间明显增大。截至2022年9月6日,人民币汇率收盘价最低贬至7.18(2019年9月3日),最高升至6.31(2022年3月2日)。

图3:2015年-2019年7月人民币汇率三次逼近7关口CDw拜客生活常识网


CDw拜客生活常识网

CDw拜客生活常识网

数据来源:WINDCDw拜客生活常识网


CDw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这次人民币汇率破7仍然不需要过度忧虑
2022年3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两次快速调整:4月20日-5月16日,收盘价从6.38跌至6.80,累计贬值6.2%,8月15日-9月6日,收盘价从6.73跌至6.95,累计贬值3.1%。这两次调整均受到了美元指数上涨以及疫情扰动经济的影响。不过,相较于上一次贬值,最近这次人民币汇率贬值速度较慢,贬值幅度较小,但再次逼近7这一心理关口。9月15日晚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低触及7.0171。在岸人民币则跌破6.99关口,距离破“7”也近在咫尺。

如前所述,由于国内企业外债规模明显减少,对汇率贬值的适应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重现无序贬值的概率降低。2019年8月之后人民币汇率屡次平稳破7,显示市场对于7这一关口的适应性也在增强。因此,可以合理推测,短期人民币汇率如果再次破7,引发市场恐慌的概率不大。

9月5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大家不要去赌某个点。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我们也有实力支撑,我觉得不会出事,也不允许出事。”这一方面是在引导大家不必过度关注7的关口,另一方面也在向市场传达汇率维稳信号,即如果人民币贬值超出均衡合理区间,政府部门拥有充足工具进行应对。
CDw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1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人民币昨天突然暴跌)
  • 美元汇率人民币多少(英镑汇率人民币多少)
  • 1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100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 一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一欧元是多少美元)
  • 1亿韩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一亿5000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 60亿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10万韩元在韩国能买啥)
  • 一英镑等于多少人民币(哪个国家钱最值钱排名)
  • 5000日元是多少人民币(5000越南盾等于多少人民币)
  • 1万韩元是多少人民币(456亿韩元是多少人民币)
  • 50万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500元韩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