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曾在演讲中说“没有谁是天生的穷命”。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王来春。在她心中一股力量油然升起:我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她相信什么。很多工人听郭台铭演讲,只觉是老板画的大饼。但王来春却把郭台铭的话视作金科玉律,并且由此迸发出比常人更强的耐力。现实中的那些苦,她全然不见,一心扑在流水线上。
尽管,当时的王来春不过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每日做着机械重复的组装工作。但她十分上进,不仅手里的活计做得又快又好,而且工厂里提供的培训,她也从不缺席。
为了专研更好的工艺,王来春甚至经常在下班后独自一人到工位上进行研究。

后来,已然成为立讯精密董事长的王来春在回忆这段日子时,无比感慨,“我没有混过一天日子,工作之外,学习是我的第二职业。”
能吃苦、肯钻研,王来春的拼劲被郭台铭看在眼里,他对这个姑娘十分欣赏。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王来春一步步升迁,最后进入公司管理层,做到课长的位置——这是那时大陆工人在富士康升职的天花板。
随着职位越来越高,王来春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
1998年,王来春敏锐的感受到中国的代工厂将要迎来大爆发。
此时,她已在富士康历练10年,不仅对流水线上的每一个工种、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而且对管理也颇有心得。
她的心再次蠢蠢欲动:既然研发、生产、销售自己全部精通,为什么不出来干呢?

1998年,是王来春进入富士康的第11个年头,从未请过一天假的她走进郭台铭的办公室递交了辞呈。
郭台铭看着这个潮汕姑娘,十分赞赏,大度地说:“你创业,我支持。”
王来春的决定虽然得到了郭台铭的支持,但却让父母非常不解,
“你一个女孩子已经做到了这个位置,在富士康赚钱也不少,还去创业折腾啥?万一血本无归呢?”
众人都反对的时候,只有二哥王来胜义无反顾地站在她这边,并拿出全部积蓄支持她。
王来春非常感动,“日后,我赚多少,一定和你对半分。”
离开富士康的王来春开起了自己的代工厂“全胜”,专做电子连接线、连接器,承接一些小公司的订单。
当时,香港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很多公司倒闭,到处都是便宜资产。王来春瞅准这次机会,把香港立讯电子公司收入囊中,“全胜”由此改名为“立讯精密”。
王来春又得到了新的机会。
2002年,电子产品迎来大爆发,富士康订单暴增,但产能却严重落后。如果要消化所有订单,富士康就必须增加人工,但如此一来,富士康的利润就会大大下降。
王来春得知消息后,来了精神——干富士康的活计,有谁干得过我王来春?
从此以后,那些富士康不做的、做不完的订单统统涌入了王来春的工厂,而且她总能交出质量上乘的产品。
此外,她还给富士康提供贴身服务。富士康工厂开到哪儿,她的工厂就出现在哪儿。

因为和富士康形影不离,外界甚至一度认为立讯精密是富士康的子公司。
此后的几年里,富士康的订单占据了立讯精密的大半江山。
背靠着富士康这棵大树,立讯精密迅速发展,仅仅6年后,就登陆A股成功上市。
王来春从不讳言富士康对她的影响。
创业之初,王来春几乎复制了富士康的那一套。工厂实施军事化管理,车间里甚至贴满了郭台铭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