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富士康一样,王来春要求干部必须事事亲力亲为,她自己则是一马当前的冲在前线。
但郭台铭的冷血管理不同,王来春更愿意展现她作为女性温情的一面。
在立讯精密的车间里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有一次王来春在车间巡视。突然,一个员工从工位载头倒下。王来春立刻把员工背到背上,往楼下跑,最后护送到医院。
这些对员工点点滴滴的爱护,让王来春在员工里获得了颇高的评价,员工们亲切地称她为“大姐”。

除了在软文化上,王来春深受富士康的影响;在硬资金上,王来春也得到郭氏家族真金白银的支持。
2010年,立讯精密挂牌上市。在其公布的招股书上,有一个名字格外显眼——郭台强,位列股东第三。而第一、第二分别是王来春和她的二哥王来胜。
郭台强,正是郭台铭的二弟,正崴精密的实际控股人。
上市成功后,王来春的身价跟着水涨船高,凭借23亿的个人身家问鼎中国富豪榜。
王来春实现了从流水线上的打工妹,到富豪的华丽转变。

模仿是成功路上的捷径,但只模仿就永远无法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王来春深谙此理。她把立讯精密做成了“小富士康”,然而,她深知,在富士康羽翼下分食,可得一时之利,但如果长此下去,一旦市场发生变化,立讯将无招架之力。
居安思危,王来春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主研发上。靠着自己自主研发的台式机连接线,立讯获得了联想、方正、同方几家大客户的订单。
除了自主研发,王来春的另一招破局之术在于“收购”。
从2010年开始,王来春开始陆续发动收购,立讯精密开始快速扩张。在王来春的诸多收购案中,收购昆山联滔电子对她意义重大。
联滔电子曾是苹果ipad连接线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通过并购,立讯精密成功加入苹果朋友圈。
但众所周知,苹果对品控要求极严,要达到苹果的要求,王来春必须在技术上有所创新。

为了达到苹果的要求,王来春从来不惜力气。
为了让苹果手机上的圆形贴膜没有一个气泡,王来春的研发团队做了23次实验,最终才呈现出完美的效果。
靠着优秀的工艺,立讯精密陆续获得了苹果平板内部线、电脑电源线、智能手边表带等订单。
但王来春真正进入苹果的视野要数在ipods上的成功。
2016年,苹果推出新款无线耳机AirPods。这款耳机小巧、轻便,音质绝佳,一上市就大受欢迎。
高品质产品的背后,是对生产工艺极高的要求。一个小小的耳机里面,必须精准塞入上百个精密元件,这对工厂的良品率是个极大的挑战。
此时给ipods代工的台湾英业达,在良品率上始终不过关,苹果不得不寻求其他合作伙伴。
王来春抓住了这个机会。
5个月的时间里,王来春和团队反复推演、实验,最终用自动化方案把耳机的良品率提高到了100%。王来春从英业达手里抢来了订单。
2017年12月4日,是对王来春极其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她要见一个人——苹果总裁库克。
在工厂里,库克亲眼见到立讯精密的女工们巧手如花,把一个个元器件快速又精准地贴入耳机里。
在考察完立讯精密后,库克对他的合作伙伴大为赞赏,“这不是普通的工厂,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

尽管得到了库克的称赞,但王来春并没有啃下那块人人称羡的大蛋糕——iPhone整机代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