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七八十年之前,农业社会时期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当时浙江省的实情就是地少、人多,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呢?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浙江丰富的海岸线、广袤的海洋,就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
舟山是一个海岛型城市,渔业资源十分丰富。1951年,舟山就贡献了5.65万吨海产品,在全省占比为50.99%,在全国的占比为6.93%,足以证明舟山当时的农业地位。
自此之后,舟山的海产品产量年年增长,到1978年的时候已经达到48.77万吨,在全省的占比为59.7%,在全国的占比13.57%。
所以就凭超过全省半数的海产品量,宁波就难以吞下舟山。
第二、八十年代之后,港口贸易发达,两市主动合作
八十年代之后,我国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浙江的工商业开始崛起,靠着临海的优势,浙江的经济迅速发展,港口业也蓬勃兴起。
2016年,宁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对外使用宁波舟山港,这是合并并不是吞并。。2021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2.24亿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
这个时候,舟山市的航洋区位优势凸显。
那么未来宁波和舟山依然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吞并关系。根据浙江省的规划,宁波市是带动全省发展的双核心之一,唱响杭甬双城记。杭州争取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宁波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但是宁波创建海洋中心城市,舟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未来两市抱团发展的前景依然十分光明,至于宁波能否“吞的下”舟山,已经不是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