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数据嘛。
截至目前,碧桂园已经没有本年内境内到期债券,仅余腾越两笔可回售公司债,共计40亿元人民币。
当别人还在为境外的美元债展期还是重组发愁的时候,碧桂园就开始偿还其年内到期的美元债截至7月份,碧桂园本年内到期的美元票据已经悉数偿还,年内到期的美元债也没了。
其他债券呢?碧桂园也在用自身努力保持其稳定性,给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在今年的3月份,碧桂园地产公告称,公司的董监高将在二级市场购买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而截止到7月29日,董监高以市场化方式在二级市场购买的公司债券累计金额达到5999万元。
作为碧桂园地产控股股东,佛山顺德宙华投资也有意在市场上按照交易规则,以市场化的方式在二级市场中购入碧桂园地产的公司债券,而拟购债券的范围为市场报价较估值偏离较大的债券。
为啥这么做呢?自然是为了维护碧桂园地产的债券价格,进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宙华投资的购买行为依市场状况而定,至于期限,则是以债券价格保持稳定为止。
截至7月29日,宙华投资已累计购买公司债券共2.42亿元。
主动降杠杆,不用为即将到来的房企偿债高峰发愁,成为示范性房企,可以得到低息融资,还可以为继续发展铺路,还有现金流做后盾,多元化发展为其“造血”,可以说,发挥了其作为龙头房企的带动作用。

那么,对于行业的预期呢?
不少机构都给出了弱复苏的预判,房地产市场仍然需要经过一个筑底的过程,但是当下的利好消息其实也不少:
1. 货币政策宽松预期,金融向实体经济倾斜,当然在经济中占到30%基础份额的房地产,定是会从中受益的;
2. 地产的松绑已经是大势所趋,非核心城市限购限贷政策接连取消,此前的不少热门城市都加入到松绑的大军,为市场复苏提供政策支持;
3. 房地产进入一个分化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从炒作向理性市场转变,需求从炒作向刚需转换。
众多利好之下,从金融上来看,在实体经济纾困过程中,房企的发债融资,向国企以及优质民企集中;而在政策的传导上来看,部分激活的需求,也在优质房企那里得到释放,
一个共识也逐渐清晰,从中长期来看,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房企“优等生”们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其实也不难理解。
在经营上,头部房企能够保持合理的负债,不仅是表内还是表外,都没有巨额的债务压力,作为头部房企,品牌效应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深耕市场,品牌认可度还是较高的。